Page 130 - 2024-6期
P. 130

文体综合



            掘教学中劳动教育素材及劳动教育结合点的基础上                              分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有效发挥
            开展劳动教育,以保证课程开展科学、合理。                                教学评价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教
                (三)扩大参与主体,形成多方协同联动机制                            师需积极重视劳动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作用,及时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单方面的事情,因而在开展                           采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
            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积极联合家庭、社会等多方                             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劳动教育的
            参与,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目的,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其次是教学评价发展
                 1.家校合作                                         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的个体,因而教师在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在具体的生                           开展教学评价时,需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和掌
            活及学习中,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大。对                             握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具体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
            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除在学校相应地开展劳动教育                              异性,对学生进行激励,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阶段
            课程外,还可实行家校联合,共同对学生开展劳动教                             性成长,并能在循序渐进中养成良好的劳动精神品
            育,以通过家校联动来促进、提高学生劳动教育教学                             质及习惯。最后是教学评价统一性原则,在实际劳动
            的实效。例如,教师在学校教会学生整理家务的方法                             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从劳动活
            及注意事项后,可相应地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回家                             动开始到劳动活动结束,评价标准均需要统一,积极
            后试着整理自己的物品、帮父母洗碗、打扫卫生等。                             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保障评价内容
            同时,教师要积极、及时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                              的延续性及相对统一性。
            通,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或是让家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
            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相应地列出部分学生力所能                              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
            及的家务清单,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劳动。这样便能                             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及养成
            形成家校劳动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积极提升学                             良好的劳动习惯,促使劳动教育课程提质增效,积极
            生的劳动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2.校社合作
                 社会作为劳动实践的重要载体,能为学生劳动                                              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平台。因此,在对学生开展劳动                                [1]夏明霞,李丹,何雪琦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
            教育的过程时,学校要积极与社会联动起来,充分利                             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1
                                                                                           .
            用校外资源,将社会中的公益场所等作为学生劳动                             (S2) .
            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得到真                                [2]李帅田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背景下机械
            正的锻炼,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劳动创造能力。例如,                             类专业金工实习探索[J]科技风,2021(30)              .
                                                                                     .
            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等,或                                [3]张旸,陈珊珊 .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困境
            是协同学校周边卫生环卫部门,组织学生参与捡垃                              与本真复归[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             .
                                                                             .
            圾、扫街道等,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爱护环境的习                                [4]瞿莉萍 . 重视知行结合培养劳动素养:略论
            惯。同时,由于校外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小学生自我                             新时代下强化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
                                                                                                      .
            管理能力不强,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劳动                              2021(13) .
            实践时,须相应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维持劳动秩                                 [5]吕备,姚瑶 .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
            序,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伤或是出现意外事故                              的实践价值及推进路径[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
                                                                                        .
            等情况,保证学生劳动教育得到高效开展。                                 校学报,2021(3)   .
                (四)重视劳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积极更新劳                               注: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1 年度自筹经费重点
            动教育方式,还需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劳                             课 题“ 小 学 劳 动 教 育 校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与 研 究 ”
            动教育评价观念,不仅需要重视对劳动结果的评价,                            (2021B287)的研究成果。
            还需要重视对劳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在劳动过程中                                                             (责编     李绍华)
            的评价激励作用,以提升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
                                                    [5]
            的劳动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在劳
            动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价,首先是激励性原则,只有充
                                                            128
                                                      教师纵横     2024.6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