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2024-10期
P. 129
文体综合
一个图案、每一处雕刻、每一副楹联,无不蕴含着忻 儿园教师队伍日趋壮大;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农村幼
城数百年的人文积淀。 儿园教师还兼顾家庭的农活、家务、照顾老人等任
二、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现状 务,在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钻研等方面没有投入
(一)幼儿园和教师缺乏对乡土资源的认识 太多的精力,在工作中难免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导致
农村幼儿园存在专业教师缺乏、部分教师专业 出现挖掘乡土课程资源积极性不高、对乡土课程认
水平不高、对农村乡土资源的认识不足、缺乏开发利 识不够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应通过开展知
用的意识和能力等问题。部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资 识讲座、举行各种沙龙活动、外出采风、到薄弱村级
源的利用存在疑虑和担忧。农村乡土资源虽然很丰 幼儿园开展教育帮扶等方式,帮助教师增强自信心,
富,可利用于幼儿园课程的资源很多,但因教师教育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充
观念陈旧、幼儿园对课程开发不够重视等,导致许多 分认识农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引导教师从幼儿实
幼儿园没有认识到乡土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将本地 际需求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选择乡
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导致教师对乡土资源在 土资源,自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在活动中充分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发挥主体地位,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专业型、研究型教
(二)乡土资源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 师。这样既能实现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又能充分发挥
一直以来,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都依赖教学参考 教师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对推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
书,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没有结合本地的、本园的、本 开发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班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活动完全脱离幼儿的实际 (二)挖掘本地民间技艺,提升教师技能
生活经验,导致活动目标不明确、幼儿对活动不感兴 壮族地区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人是民间
趣等现象的出现。一些教师把统编教材的教案直接 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幼儿园可邀请民间艺人到园传
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别人的东西全部照搬为己所用, 授本地传统文化,让教师学会基本的本地传统技
在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活动时没有明确的教学 艺,让幼儿感受民间文化独有的韵味。利用本地文
目标或教学目标不合理等,导致乡土教育资源作用 化资源的优势,幼儿园还可在园内开展舞龙、舞狮
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子、制作糯米饭、制作绣球等活动,也可把这些活动
(三)教学内容泛化 生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使本土化课程资源
从教师组织的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选择 更加丰富。
的乡土资源教学内容泛化,且来源具有局限性。部分 (三)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拓展活动项目
教师直接选择统一教材里面涉及乡土文化的内容, 通过“我们的节日+”模式,开展内容丰富的传统
根据已有教案组织活动,致使幼儿对一些没有接触 节日活动。充分发挥本土化资源在课程建设中的作
过的内容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有些教师则根据传 用,把乡土文化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开展以传统节
统节日选择活动内容,没有充分挖掘与幼儿生活相 日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例如,在“三月三”开展具有本
关的资源,使课程内容局限于常见的一些节日活动 地特色的民俗风情活动,如制作五色糯米饭、抛绣
中,乡土资源没有充分融入课程内容中,限制了幼儿 球、对山歌、跳竹竿舞、走板鞋、踩高跷等;清明节祭
的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扫烈士墓;端午节一起包粽子,和大人采摘沐浴草
(四)活动形式单一 药;中秋节制作小马仔、和家人一起赏月;重阳节开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幼儿 展敬老活动,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
高兴就可以达到活动目的,活动流于表面,活动形式 养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通过活动,幼儿能够感受传
主要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父
有些班级虽开展一些本土特色的体育活动、艺术活 母的情感。
动,如踩高跷、板鞋、唱山歌等,但没有结合幼儿身心 (四)注重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实践能力
发展水平设计适宜的活动,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处于 农耕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创设良好的
被动的状态,对幼儿活动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幼儿从小了解农
三、农村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途径 耕文化,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依托农村得天
(一)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转变教育观念 独厚的自然条件,幼儿园可创设农家小院,为每个班
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方 级开创一块种植园地,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通过除
面,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幼师 草、松土、播种、浇水、除虫、施肥等过程,了解农作物
专业毕业生选择投身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使农村幼 的生长过程。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不仅获得生活经
127
教师纵横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