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4-10期
P. 5
前沿视角
前沿视角
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协同路径探索
黄姣华 1 佘雅斌 2 莫东晓 3 谢廷建 1
2
3
(1.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摘 要:劳动教育应从县域层面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基于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
理论基础,分析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困境,探索县域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统筹、大中小幼学校一体化实施、
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建共享的“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整体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课程研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引导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生”的职普融通劳动教育模式,实
现县域劳动教育全面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
关键词: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协同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10EM-0003-04
202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 织劳动教育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家校合
[3]
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 作开展劳动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各国
要(试行)》,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都在不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形式。新时代的劳动教
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要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 育要充分发挥综合育人价值,有效整合学校、家庭、
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2022 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方位、多主体的劳动协同育人
年 3 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独立设置, 格局,让学生通过学校劳动教育活动,树立热爱劳
并制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要加 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意识,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
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是 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
[4]
“以县为主”,如何落实上述政策文件精神,从县域层 二、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理论基础
面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探索县域教育 协同理论是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理论基
行政部门宏观统筹、大中小幼学校一体化实施、社会 础。“协同”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后被广泛地应用于
和家庭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建共享的 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对推动
县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路径,服务县域大中小幼劳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做出重要贡献。协同理论强调处
动教育的开展,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于一个系统中的多个子系统,基于共同目标,相互协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调、通力合作,自发、自觉地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关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 系。换言之,即一个系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相
[1]
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 互影响、相互合作,其结果将生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
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 能总和的新功能。
唯一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应贯穿人发 协同教育是指将协同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联
展的全过程。陶行知、黄炎培、毛泽东等人的劳动教 合各社会机构力量进行教育,以提高效果、效率和效
[5]
育思想更是直接影响着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尊重 益 。从协同主体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教育的
劳动者”“实干兴邦”“创造伟大”是新时代劳动教育 主体,分别承担对子女、学生、公民的教育责任,三大
的新要求 ,思想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新时 主体各司其职,但实际上,三大主体有共同的受教育
[2]
代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 者,即学生。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主导,社会是支撑。
县域推进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利用行政手段,对 然而受社会分工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
劳动教育进行统筹规划,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广泛组 的责任,这就打破了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格
作者简介:黄姣华(1980— ),女,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和语文教学;佘雅斌(1977— ),男,湖南
邵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莫东晓(1989— ),女,广西柳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谢廷建
(1988— ),男,通信作者,四川江油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创新创业。
3
教师纵横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