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2024-10期
P. 10
前沿视角
大了对研学实践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学校、企业和 生研学团、旅游团、社区居民群体、单位团建群体等。
机构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 开发研学实践课程应多样丰富,以满足目标客群的
[3]
入也越来越多,他们希望通过研学实践教育的方式, 需求 。非遗坭兴陶六艺古法即搂、挥、辘、挑、窑、光,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这六种工艺手法涵盖了选料、制坯、装饰、炼制、打磨
和综合素质。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非遗 等坭兴陶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工匠们依托广西北
坭兴陶的保护和关注,品陶看海——钦州坭兴陶非 部湾滨海特色、地方物产、中华白海豚等物质文化以
遗六艺研学实践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将呈现逐渐 及刘永福冯子材文化、坭兴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等
增长的态势。 非遗文化资源优势,提炼特色鲜明,兼具文化价值、
2.发展趋势 艺术价值与情感价值的图形、文字等创作元素进行
品陶看海——钦州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实践的 创作,作品古老而传统、独特而神秘、精美而艺术。
发展,首先是创新与传承并重,需要在坭兴陶非遗 (二)开发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课程
钦州坭兴陶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浓缩的钦州
文化的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
地域文化。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课程不仅梳理提炼
求和发展;其次是教育与旅游相结合,即结合教育
先辈们薪火相传的坭兴陶文化,而且传承以匠心融
和旅游资源,通过研学活动和体验式活动,让学生
入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美术等相关学科的美育。研
[2]
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再次是坭兴陶产业
学课程以坭兴陶古法六艺为基本脉络,从坭兴陶产
化发展,即通过坭兴陶全产业链的发展,将非遗坭
业六个维度进行开发,由历史文化、陶土特性、技法
兴陶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传承、工艺美术、艺术鉴赏、现代生产六大核心板块
最后是跨界合作,钦州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实践可
组成,共17项子课程(如表1所示)。
以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如与设计、艺术、自动
三、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实践成效
化等领域结合,从而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取得更
(一)六艺研学耕植于底蕴深厚的钦州文化
多的创新成果。
2022 年,钦州市推出“品陶看海”研学线路,相
二、开发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地域特色研学
关宣传片分别在广西电视台和“学习强国”平台播
实践课程
出,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成功入选广西壮族自治
钦州市以非遗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为主流
区文化和旅游厅“2022 年度广西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的地域文化积淀深厚,有坭兴陶古龙窑、小江瓷等
名单”。
132 个非遗文化项目。其中,钦州三娘湾和白海豚海
2023 年,市场逐渐复苏后,中小学学生研学团、
滨风光怡人,冯子材、刘永福等民族英雄蜚声中外,
旅游团、单位团建等业务倍增,2023年基地首次推出
冯子材故居和刘永福故居在1996年被国家六部委命
“非遗研学夏令营”21 天课程。六艺研学围绕坭兴陶
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整合市
产业开展坭兴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
内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钦州市旅游协会、钦州市 古籍史料,梳理坭兴陶发展脉络,开发、设计适合中
坭兴陶行业协会、钦州市非遗文化研究会等资源开 小学学生的坭兴陶研学课程,包含课程体系、工具材
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研究,融入“坭兴陶非遗六艺研 料体系、操作流程体系以及研学手册。另外,六艺研
学+海洋生物文化”“坭兴陶非遗六艺研学+刘永福、 学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吸引
冯子材爱国主义教育”,建立一套成熟的“坭兴陶非 了 40 多家学校、行业企业的参与,累计接待游客
遗六艺研学+地域文化研学”实践课程体系,举办一 63800人次。
系列文化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旨在创设广西乃至全 (二)促进新业态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突出
国有影响力的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品牌。 以研学实践为切入口催生和推动当地新模式、
(一)六艺研学实践课程定位 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如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创新文
六艺研学实践课程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富有地方 化娱乐服务业的交互体验以及培育发展现代旅游服
特色的艺术和文化内涵,是坭兴陶符号性、标志性的 务业中的研学旅游产业。另外,将数字内容设计与制
品牌研学实践课程。 作服务、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与文创产业
六艺研学实践课程的适用对象定位为中小学学 相融合,有助于促进当地商业综合管理服务业等新
8
教师纵横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