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4-9期
P. 6
前沿视角
所,12 种全开的 0 所。由于学校办学实际的差异,完 身兴趣、学科优势,由学生自主选科,为每个学生提
全开放式的全走班、大走班只能在极少数学校推行。 供适合教育的教学模式。但根据调研发现,高中生对
大部分广西县域普通高中的做法是学生先对科目进 自己的认知和规划不清晰,选课时存在以下五种困
行预选,然后根据选项较多的组合结合学校的实际 难。一是不清楚自己喜欢哪个科目,不知道自己喜欢
情况,最终确定开设的组合,学生再根据学校提供的 或能从事什么工作;二是自己喜欢的科目不是自己
“套餐”进行选择。因此,小走班、不走班模式多在县 擅长的科目;三是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与将来的升
域高中采用,这是由县域普通高中的实际办学条件 学、就业相冲突;四是自己选择的科目与家长、教师
决定的,它只能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 的意见相冲突;五是学校无法提供自己想选的科目
2.学生选择选课走班组合的情况 组合等。由此导致学生的选课自主权未得到充分的
根据调查显示,组合选择率较高的均倾向于传 实现。而影响学生选课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兴趣爱
统的文理科目,如物理方向倾向于选择化学、生物, 好、学科优势和能力、高校招生要求、教师教学水平、
历史方向倾向于选择政治、地理,这部分学生占到 家长和教师的建议、同学的选择、学校课程资源等。
2/3 左右,且选择理科组合的人数要比选择文科组 其中,未来职业规划、高校招生要求和学科优势和能
合的人数多出一半。根据调查分析,高中学生选课 力占比最高。在高考的利益杠杆下,学生和家长大多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学习兴趣、学习情况和学习潜 根据普通高校 2024 年广西招生的选科指引来选课,
能,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科的难度,所在高中的 以如何能考上好大学为最终目标,不大考虑自身的
办学水平和学科的优势。根据广西 2024 年新高考 学习兴趣。在对某学校的一些学生进行访谈时,笔者
首次摸底考试情况统计:物化生、史政地、物化地、 了解到多数学生的优势是倾向于文科,但是基于理
物生地、物化政、史政生 6 种组合选择的比例最高, 科可选专业多和该校理科师资较强,最终选择理科
受专业覆盖率的影响比重较大。 组合。由此可见,学生的选课具有功利性、盲目性、从
3.选课走班的选课程序 众性,选课自主权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选课走班的程序是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 (二)学校办学水平不能满足选课走班的实际需求
下,再进行引导。首先,向学生解读新高考政策,让学 学校当下的办学水平,要确保走班教学的有序
生学习生涯规划系列课程、了解高校往年招生信息, 运行存在困难。一方面,学校的硬件建设难以支持选
再让学生基于自己兴趣意愿在12种组合里进行模拟 课走班制的顺利实施。一是学校用于走班教学的教
选择,摸清学生的具体选择倾向;其次,进行引导,通 室不足;二是缺乏信息化系统建设,如没有建设教师
过学生平时测试的原始成绩排名引导、不同组合成 排课、学生选课、学生考勤、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等信
绩排名引导、原始成绩划分等级引导、折算等级成绩 息化系统,使选课、排课、管理学生等耗费了大量的
赋分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更充分更理性的选 精力和时间,对学校的财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三
课。例如,某高中经过前期的学习、培训和两轮模拟 是学校用于开发建设、实施校本课程的资源有限,缺
选课后,学校根据模拟选课结果,参照大部分学生的 乏有深度和广度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校的师资
选课意愿,并结合学校的师资、教室等实际情况,最 力量也难以适应选课走班教学。教师的结构性缺员,
终确定选择最多的 7 个组合:物化生、物化地、物化 导致有些学科师资严重不足。选课走班制的出发点
政、物生地、物生政、史政地、史政生组合。在高一年 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功利性
级最后一学期结束后进行第三轮选课,由学生和家 的趋向,学生自由选课会避开较难获得高分的科目,
长共同确认后签订选课表。物化政和物生政组合成 使该类科目选考人数减少,而其他科目选考人数变
一个班,实施小走班,其余组合都为行政班,固定在 多,导致其他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有些高中则采取大
一个教室上课。这期间,学生有意愿进行选课调整的 班教学,但教学效果又难以保障。
都可以申请。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未能匹配选课走班的
二、广西县域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实施中存在 发展步伐
的问题 一是教师自身职业生涯知识和素养不足。高中
(一)学生选课自主权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阶段的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
选课走班教学是学生能结合自身职业展望、自 趣爱好、潜力和人生规划等现实问题为他们选择合
4
教师纵横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