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4-12
P. 11

前沿视角



            学习了很多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因此                             织的连接,实现供需的有效匹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
            要通过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帮助他们实现理论知识和                              兴战略提供知识技术培植等服务。四是机制要精准。
            实践能力的双提升。首先,构建“四位一体”的组织体                            构建校地共建长效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共青团助
            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接农村基层                             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结合农村产业特色打造特色
            党组织,充分利用组织结构层层传达,形成持续性、                             社会实践基地,依托社会实践基地、乡村文化特色,
            常态化互动共建关系。以“四位一体”为抓手,构建                             精准化制定项目实施机制,强化项目管理与评估。对
           “乡镇基层党组织—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分团委—                               乡村服务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将乡村实践纳入学生
            班级团支部”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实现基                             第二课堂学分认证和评优评先体系,及时发现问题
            层党建“1+1>2”效果。其次,加大对共青团组织的培                          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训和指导力度,提高其组织和协调能力。整合高职院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共青团
            校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并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现                              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培养青年团
            实需求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其符合青年技能培训发                              员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为
            展规律。在各层组织中,为青年提供乡村振兴相关的                             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在乡村
            咨询、培训、指导等服务,支持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                             振兴背景下,共青团应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活动的规
            挥作用;构建能力培养体系,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                             模和质量,培养青年团员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农村经
            求,制订青年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包括农业技术、乡                             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农
            村旅游开发、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技能培养,提高青                             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3]
            年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积极调动各
            方资源,拓宽活动的领域和内容。与农村合作社、农                                                参考文献
            业企业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村产业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                             意 见 [EB/OL](2018-02-04) http//www. gov. cn/
                                                                              .
                                                                                            .
            作,引导青年团员参与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构                             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建“互联网+”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助力                              [2]习近平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模式 ;举办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科技支农帮扶等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
                                                                   .
            专题活动,让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向农村,实实在在感                                [3]蒙晓旺 .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组织力建设的
            受农村生活、体验农村生活,参与种植、养殖和农业                             现状及提升研究:基于驻邕 5 所高职院校的调研[J]                    .
            生产,精准实现乡村振兴与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                              广西教育,2023(33)     .
            养同频共振。                                                 [4]张小玲 .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
                (四)实施精准助力,统筹落实服务项目                              育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实施路径[J]安
                                                                                                           .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一场持久战,又是一项精细                           徽农业科学,2022(18)      .
            工程。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必须针对战略需求精准                                [5]邱岚 .高职院校共青团“三维一体”协同育人
                         [5]
            有效提供服务 。一是对象要精准。共青团实践育人                             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2020(19)          .
                                                                           .
            对接乡村振兴包含着双重目标,既要促进乡村之振                                 [6]谢泽芸,陈晓 .“双高”学校国际化建设赋能
                                     [6]
            兴,也要育振兴乡村之人才 。要依托学校专业特色                             乡村振兴探讨: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乡村建筑
            和学科优势,打造精品技术入乡村,提供创业岗位锻                             人才技能培训为例[J]广西教育,2022(36)              .
                                                                                   .
            炼,助力解决乡村技术问题和岗位难题。开展“学校+
            企业+乡村”合作育人模式,开发“项目+创新+创业”                               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3 年广西高校大
            载体,培养有知识、善管理、懂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乡村振兴
            能人才。二是服务内容要精准。要根据青年自身专业                             战略视角下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优势和乡村特点、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农业技术培                            (2023LSZ054)的研究成果;2023 年广西水电学院教
            训、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传承等帮扶活动,让青年在                             改项目“‘慢就业’现象下产教融合‘双创’人才培养
            实践中学习、成长;实施“高校+共青团+农民”的培养                           机制研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模式,针对性组织培训学习班,以共青团为纽带传播                            (2023jgyb35)的研究成果。
            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提升农民知识技术水平。三                                                           (责编     罗汝君)
            是服务方式要精准。加强基层共青团与乡村党团组
                                                             9
                                                      教师纵横 2024.1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