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4-12
P. 12
前沿视角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校村民族团结进步共建的实践探究
李全力 刘国灿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摘 要:文章通过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与陇华村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合作的实践,在民族地区开
展党建、文化交流、乡村治理、“四强四美”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中职教育与地方发展结合模式,为推动乡村振
兴、中职教育综合素养提升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校村共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村民族团结进步共建;乡村振兴;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12EM-0010-02
陇华村地处广西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是少数 (二)政校村企四方联动,构建工作新格局
民族壮族发源地之一,为“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困难 自创建以来,本着“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
户 212 户、786 人,2020 年实现全部脱贫。2023 年 5 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各级党委(组)、政府整合社会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自 资源,保障物资供给,因地制宜对陇华村开展宣传教
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将陇华村列为结对挂点打造民 育阵地建设方案指导,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技
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厅化直属 术,探索乡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途径,充分发挥
院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主要共建联建单位, 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引导党员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筑
为校村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单位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牢筑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坐炕头、入户等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工作新格局 方式挖掘乡贤和乡村潜力,政校村三方调动社会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齐发力 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政府、学校、乡村、企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坚定不移把党 四方联动的工作模式。2024年,陇华村乡村振兴建设
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 累计获得政府资金73万元、各界水泥物资捐赠55吨、
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便民健身器材 3 套、社会捐款 0.4 万元、村民自筹(包
成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22年,厅直属院校广西理 括乡贤捐款)3.9万元,政校村联建举办文艺会演1场、
工职业技术学校获得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 写春联活动1场、志愿活动2场,组织物资捐赠5次。
建设单位立项,2023 年获得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 二、强化宣传教育,构筑精神家园
范村建设单位立项。校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 (一)铸牢意识,构筑精神家园
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干部和群众,长期 2024 年 9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 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
要指示要求,突出“融”的理念,按照“民族要复兴、乡 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广西坚决贯
村必振兴”的重要要求,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提出
识,以“四强四美”(即产业强、生态强、文化强、乡村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率先在全区
强,产业兴旺美、人居环境美、乡风文明美、群众生活 开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探索
美)陇华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各族群众在实现乡村振 创新。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使命、
兴进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群众 系统工程,需要全区上下齐心,聚焦聚力“五个家
[1]
福祉,促进民族团结,打造富裕、宜居、秀美、和谐、活 园”,加快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以建设
力新陇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契机,将陇华村
作者简介:李全力(1977— ),男,壮族,广西德保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生德育、乡村振兴;刘国灿(1988— ),男,
广西岑溪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素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10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