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4-6期
P. 6

前沿视角



                 2.人工智能下教师职业危机                                  进行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一
                 人工智能的诞生让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职业危                            个更加牢固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得到
            机,而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的学者似乎达到了一个                             进一步激发,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共识,即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职业;有的学者却认                             和质量得到提高。
            为人工智能会替代教师的某些工作,长此以往,也有                                (三)教育生态重塑
            可能会替代教师。但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                                 传统教育生态下,学校为主要教育点,教师为知
            教师这一职业,取决于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教                             识传递者,学生为被动学习者。人工智能的出现给教
            育的本质上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                              育生态带来许多机遇,教师可以进行智能化教学,人
            活动,机器既不能代替人进行实践活动,也无法进行                             工智能可以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
            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                            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利用智慧教学系统分
            机器是不能取代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但是在人工                              析学情,适时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在人工智能教育
            智能与教学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原本由教师完成的                              生态下,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能够分
            具有重复性、机械性的教学任务开始由人工智能来                              析学生学习数据,给学生带来更多个性化学习体验,
            接手。如果教育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那                             并推荐满足学生现有水平,满足其需求与兴趣的学
                                              [4]
            么人工智能就具备取代教师的可能性 ,面临教师被                             习活动或者材料。另外,人工智能能够借助互联网技
            人工智能取代的危机。如果想要消除被机器取代的                              术让教育资源与更多人分享,突破地域限制,最大限
            危机,教师就需要转变传统角色,由原来单向知识传                             度地发挥教育资源作用。
            递者的角色,转变为双向的知识传递,注重与学习者                                 人工智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和便利,教师
            的互动体验。                                              要抓住时机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建立现有
                 二、人工智能下教师角色的机遇                                 教育环境中的角色自信和角色认同,创新教学空间,
                (一)教育空间革新                                       整合教学要素,重塑教育生态,在人工智能教育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线                           下游刃有余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辅
            教育、智能教育以及智慧课堂等已经成为主流的教                              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形式。教师既能走上讲台授课,又能借助无线网络                                 三、人工智能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路径
            实现线上授课,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给学习者带来                                (一)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心灵的唤醒者
            更大的学习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为学习者提供身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
            临其境的学习场景,虚拟环境可提供更为丰富的学                              的堆积。” 一直以来,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递者,只
                                                                        [5]
            习资源与学习场景,使学生与虚拟场景交互,同时也                             把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忽略了情感意义上的建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应用。比如,在                             构与互动学习。教师应转变已有的角色定位,以人为
            传统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时,其交流互动较                             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还要满足学生学习
            少,教学互动机会受到限制。而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                             过程中的情感需要。人工智能拟人化在教育教学领
            术时代的产物,它可以打破师生交互的时空限制,师                             域上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
            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提出问题,                             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的改善带来了便利条件,但
            教师提供实时反馈,这进一步证明人工智能为教学                              其给教学带来的却是知识的无情感传输,没有实现
            带来便利。                                               人际真正的互动,准确的感情交流和体验,也没有唤
                (二)教学要素融合                                       起人们实现内心的交流。根据布鲁姆的三维目标分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凭借自身的知识                           类,情感层次是三个目标领域之一,说明情感目标与
            储备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教学过程,并利用黑板、粉                              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一样都是值得被重视的。与
            笔、PPT 等传统教学技术开展教学,但作为延展教师                           人工智能强大的知识库相比,教师的知识库显然不
            身体和体力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传统技术的功能较                              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
            为单一。面对传统教学技术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给                                 因此,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扮演知识的传递者的
            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                             角色,而是要逐步转变为学生心灵的唤醒者,关注学
            将人工智能与教学内容、人工智能与教学方法、人工                             习者的学习情感与价值,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内
            智能与教学评价相融合,这些要素的融合可以促进                              在潜能、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引
            教育更加的个性化、智能化,这既可以使教师有效地                             导他们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与未来,建立正确的世
                                                             4
                                                      教师纵横     2024.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