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4-9期
P. 36

管理智慧



            统计,2020 年至 2024 年累计申报获批试点的学校数                       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 202 所,按学校类型划分:中等职业学校 122 所,高                         (一)有利于试点组织机构掌握试点最新情况,

            等职业学校 46 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 2 所,普通                        强化统筹指导
            本科学校 32 所,可见每年的申报获批试点的院校覆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由教育部主管、
            盖的学校类型、性质不同。试点院校类型包含职业学                             各省(区、市)具体落实,教育部负责做好“1+X”证书
            校和本科学校,职业学校又包含中等职业学校、高等                             制度试点工作的整体规划、部署和宏观指导,对院校
            职业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试点院校性质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工作负监督管理职责 。职
                                                                                                         [2]
            包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试点院校类型和性质不                              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评价组织(以下简称“培训评价
            同,也意味着部分试点院校在“1+X”证书制度试点建                           组织”)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院
                                                                                                 [3]
            设工作方面的师资力量、经费投入、推进力度等方面                             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 。但是,由于
            无法做到完全统一,在统筹试点管理方面将带来一                              在全国范围内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院校、
            定的困难。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评价组织体量大,每年新增
                 2.试点院校的分布区域范围广                                 的试点院校对相关工作制度政策不够了解、对工作
                 根据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数据                           流程不够熟悉、试点工作相关负责人换岗等,导致试
            统计,2020 年至 2024 年累计申报获批试点的学校数                       点工作存在推进缓慢、效率不高等问题,试点建设工
            为 202 所,按所属地级市划分:南宁市 63 所,桂林市                       作组织管理机构在对试点院校的指导与监督工作上
            25 所,柳州市 15 所,百色市 13 所,北海市 7 所,梧州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工作组
            市 12 所,贺州市 9 所,钦州市 9 所,贵港市 6 所,玉林                   织管理机构往往采用 QQ、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试
            市 10 所,来宾市 7 所,河池市 10 所,崇左市 14 所,防                  点工作推进情况,但通过 QQ、电话联系试点院校有
            城港市 2 所。2020 年至 2024 年累计申报获批的试点                     三点弊端:一是试点院校反馈的试点推进情况比较
            院校所在地分散于广西 14 个地级市。由于每个地级                           零碎,无法系统全面地反馈试点工作推进的情况;二
            市的经济水平、人文风俗等存在差距,这在不同程度                             是面对较多的试点院校时,容易造成信息反馈记录
            上影响各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发展,进而影响该项试                              的错漏,增加试点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的工作负担;三
            点工作推进。因此,试点院校分布区域范围广的特                              是 QQ、电话沟通一般使用于具体工作人员的沟通,
            点,造成在加强对试点院校的沟通指导服务上不够                              将导致试点院校的领导无法及时了解本校的试点工
            顺畅、便捷。                                              作面临的问题及工作进展情况,上级组织管理部门

                 3.试点院校内部管理模式差别大                                领导也无法及时了解试点院校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
                 对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工作简                           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不能有针对性提供解决问题
            报提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2 所试点院校中,                           方案,造成试点院校与试点工作组织管理机构信息
            负责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部门为学校教                            传达停留在管理层面之下,容易使试点院校遇到的
            务处的有 156 所、为学校教学科研规划处的有 14 所、                       问题长期悬而未解、治标而不治本。试点工作简报是
            为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相关部门的有32所;另外,在这                            上传下达的重要工具,可以发挥“耳目喉舌”的作用,
            202所试点院校中,已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有73                           既能使试点院校及时将试点工作的要求传达到校内
            所,制订试点工作方案的有 166 所,制订试点工作教                          各二级学院及具体工作负责人,也能将试点工作开
            师激励方案的有 76 所。可见,不同试点院校在推进                           展情况上报至上级试点组织管理机构,实现信息上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内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                             下畅通,不仅有利于试点院校及时了解工作重难点、
            较大的差异,造成在统筹全区试点管理方面存在对                              系统反馈问题、高效解决难题,提高试点工作成效,
            接的不便。                                               也有利于试点组织管理机构及时调整工作规划布
                 二、试点院校管理工作简报实施的意义                              局,加强对试点院校工作的管理。
                 试点院校管理工作简报是试点院校在实施“1+                             (二)有利于打通试点院校相互学习借鉴的壁垒,
            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向上级机关组织报送各                              提高试点成效
            项工作动态的形式,具有信息传递、工作指导、经验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过程就是推进
            交流和问题反馈等多种功能,对推动试点院校管理                             “1”和“X”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
                                                            34
                                                      教师纵横     2024.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