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4-9期
P. 37
管理智慧
[4]
用 ,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提升学生的技能,促 同探索。
进学生就业。同时也是各试点院校在人才培养、优化 三、广西试点院校管理工作简报的实施举措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相互学习、借鉴与提升的 (一)建立试点工作四级管理机制
过程。调查研究显示,试点院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 2020 年 4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以下简称
院对试点工作的政策理解、理念内涵和标准把握存 “自治区教育厅”)设立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
在差异,导致共识难以达成,出现诸多问题。正如许 工作专项组织机构,成立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建
宇飞等人指出,参与试点的院校还未进行有效的横 设秘书处(以下简称“广西‘1+X’秘书处”),主要负责
向协作共同应对“1+X”证书制度带来的新变革、新挑 协助自治区教育厅管理和维护“1+X”系统平台,开展
战,大多数试点院校仍局限在院校内部进行相应探 “1+X”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等工
索,在证书选择、考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核 作 [7-8] 。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广西“1+X”秘书处
心内容上缺少院校间的交流与协作,没有有效实现 积极探索完善“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管理机制,形
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与信息的互通共享,导致试点院 成“自治区教育厅—广西‘1+X’秘书处—牵头院校—
校在全面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的时代背景下处 试点院校”四级管理机制。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
于被动地位,削弱了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过程中 作中,牵头院校在职责范围内指导试点院校推进试
[5]
的主体作用 。试点工作简报是有效的信息载体,可 点工作,牵头院校通过提交工作季报、试点院校通过
以及时与各试点专业互动,共享经验,改进工作。但 提交试点工作月报的方式,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是,在试点过程中,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学校领导、 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试点 QQ 工作群等将试点工作推
专业负责人和教师都感到困惑。因此,建立一个试 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广西“1+X”秘书处。广
点工作简报机制,让各院校申报相同试点证书的二 西“1+X”秘书处由专人负责监督牵头院校工作季报、
级学院及专业通过简报建立互动,是解决这一问题 试点院校工作简报的报送反馈工作,并将通过试点
的有效途径。 工作周报的方式及时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向自治区
(三)有利于搭建试点院校校内外沟通交流平台, 教育厅反映。因此,建立试点工作四级管理机制,有
共享试点经验 利于自治区教育厅快速掌握试点院校的工作推进情
区域范围内教育资源与信息具有高度的可共 况,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做出应对策略,也有利
享性,深刻影响着教育改革举措的实施成效 [5] 。 于试点院校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一项创新的职业教育 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改革工作,试点启动之初,很多试点院校没有试点 (二)制定试点院校工作管理办法
工作的经验,为提高试点工作成效,部分试点院校 规范的制度能够指导工作行为,保障工作的顺
采取指派教师外出参与培训交流或聘请专家入校 利进行,减少管理方面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试点院校
开展讲座的方式学习相关试点工作方法,但是教 工作管理办法是针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所制
师参与培训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听政策解读不 定的工作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试点院校的工作流程、
够全面、看资料不够系统完整,导致对试点工作理 提高试点院校的工作效率、保障试点院校的工作质
解依然停留在表面。聘请专家交流经验也存在一 量、促进试点院校的创新发展。通过制定《广西“1+X”
些不足:一是听众较多时,讲授者难以了解听众对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管理办法》,明确试点工作简报的
讲授内容的反应,无法与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二 编制程序和流程、报送内容和渠道、反馈和改进以及
是讲座效果对学习者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上级组织机构对试点工作简报的管理和监督等执行
不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三是学习者可能不结合 要求,能确保自治区各试点院校工作简报报送的质
工作实际,刻意模仿,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试点 量和效率,为试点院校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
工作无创新特色 [6] 。通过建立试点工作简报机制, 全面的信息支持。
试点院校校内统筹部分能够及时督促各试点证书 (三)畅通试点工作简报报送渠道
负责人及时总结梳理先进的试点经验做法,有利 试点工作简报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媒介,具有及
于试点典型工作经验积累与推广应用,也可以促 时、新颖、简明的特点,能够迅速有效地反映试点工
进院校各试点专业之间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共 作情况,达到高效沟通交流、上传下达的目的。畅通
35
教师纵横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