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教师纵横2019.7
P. 114

学科探索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 •


               二、巧用类比方法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人教版必修 1
                                                                                          回答:质       指导学生
          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                               [ 问题 ]:化学实验中我们如            量、体积       从宏观和
                                                                                          讨论得
          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导出摩尔质量、                               何计量物质?                     出:从宏       微观角度
                                                               指出: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 观角度:                     全面的认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对学生
                                                               分析实质上是微粒之间的反 12gC 和                   识化学反
          进一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培养                               应。                         32gO 2 反 应的内涵,
                                                               [ 分析 ]: C + O2 =CO2 指出     应生成 从而为引
          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大的作                                                          44g CO2    出物质的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用,是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及                                 [ 引出问题 ]:宏观可称量           从微观角       量—这一
                                                                                          度:1 个
                                                               的物质与微观粒子数目之间                          物理量做
          分化点。搭建联系好“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                                                          C与1个
                                                               又如何联系起来呢?                  O2 反   应   好铺垫。
          的桥梁纽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                                                          生 成1个 引出物质
                                                                                          CO2        的量。
          学习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本节教学以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为基础,                           [ 板书 ]:一、物质的量的单
                                                               位——摩尔
          采用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
                                                               [ 讲解 ]:物质的量也是与质                       运用与其
          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                               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                          他熟悉的
                                                               国际单位制中的 7 个基本物 记笔记                    物理量类
          物理量“物质的量”,搭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
                                                               理量之一,符号为 n。单位                         比的方法,
          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箱、包、打等)与                               为摩尔,符号为 mol。                          便于学生

          抽象概念、国际单位、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                               [ 投影 ]:国际单位制 (SI)                     理解。
                                                               的 7 个基本单位
          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
          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这是用来解决宏观物质和                               [ 问题 ]:下面请同学阅读教
                                                               材,回答物质的量的涵义是
          微观粒子之间关系问题的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什么?
          集体的物理量,并理解其重要性是联系微观粒子和                               [ 板书 ]:1. 物质的量:表
                                                               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宏观物质的纽带。教学设计案例如下:
                                                               的物理量。                      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
                                                               [ 小结 ]:(1)物质的量用 教 材 P11               自学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来解决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 第三自然                     和获取信
                                                               之间关系问题,表示物质所 段,回答                     息的能力。
           [ 引入 ]:古代有一个穷小子                                     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 问题。
           想娶国王的公主,国王出题 学生参与                     引发学生                                                加深对物
           刁难,其中一个问题是:100 活动,跃                   的兴趣。          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 师生共同                     质的量的
                                                               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 讨论、总
           斤的大米有多少粒?同学们 跃欲试。                                                                         理解。
           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
                                                               为计量的对象,这个“微观
                                      学生讨论
           [ 问题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            得出:化       激发疑问,         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
           中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转化               零为整的       引起学生          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
           思想呢?                       思想。        的思考。          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
                                                               合。

                                                 运用集合思
           [ 追问 ] 谁能介绍几种生活 讨论回答: 想的类比方                             三、引导学生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微观本质
           中相似的例子 ? 针对生活中 箱、打、令、法,理解把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学生
           的计量方法,你能得到哪些 包、条…… 微小物质扩
           启示?                        外观较小       大倍数形成        学习认知、模型认知以及证据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
           [ 小结 ]:聚微成宏,意义不 的物质通                  一定数目的        展。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在化
                                                 集体以便于
           变。引出集合的概念:即把 常用集合                     方便生活、
           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               的形式进       方便科学研        学变化中,我们通过运用实验探究的手段,在实验
           数目的集合体以便于计量。               行计量。       究、方便相        探究中寻找证据进行推理,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审视
                                                 互交流。

                                                           111

                                                      教师纵横 2019.7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