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4-6期
P. 113

理科研讨



            己示范课的课件。在备课中,老教师通过给年轻教师                             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完成对命题的证明。最后,
            传授教学经验和交流自己的挫折经历,促进年轻教                              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过程和证明结果进行归纳。在整
            师的成长;反过来,年轻教师的大胆创新和大胆的教                             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的学
            学尝试又可以推动老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集                             生给予了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收获。这
            体备课就是大家以集体的智慧统一教学进度、统一                              样的师生双向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一节数
            教学方向,凭借集体的智慧解决重大难题的重要活                              学课不在于能使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关键在于能让
            动,它通过互帮互学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经过集体备课之后,在具体的课文分析中,教师                          力。师生双向互动和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变
            本身也应当对课本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                              得更有温度,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
            研究。例如,很多课文中的引言和例子都是教师在上                             的质量,而且能让学生学习有所收获。
            课过程中必须要指导学生深入分析的。教师要善于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把数学文化背景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增加对数学                                  教师的授课方式是由不同的课型来决定的。《义
            背景的了解。教师还应该把课文编者的意图、课文主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0 年版)》提出数学教学要
            要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重难点                              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
            等体现在教学设计中。                                          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
                 在集体备课的背景下,教师应做到备课资源共                           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教学内容
            享、以老带新、以研促教,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和教                             能否创新密切相关,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
            研能力。还应做到“三化”:精心化——教学环节高效                            胆探索,尽量探索出适合新理念、当前学情和学生个
            有趣,设置合理;精细化——教学案例难易得当;精                             人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3]
            准化——重难点明确清晰 。教师之间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上课风格,
            有问题时也可以在网上一起讨论,使年级层次不同                              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使 40 分钟的数学课堂不再是
            的教师聚在一起,让大家的思想火花相互碰撞,使每                             干巴巴的。
            个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上试卷讲评课时,教师采用分小组讲评
                (三)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学习                            的方法。首先,教师把评卷答案和要求发给学生,让
            数学的积极性                                              各小组学生熟悉答案和评卷要求;其次,让各小组学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提问                           生进行互评。这样的方法,既减轻了教师评卷工作的
            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把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                              负担,又让学生通过评卷熟悉考试的要求和知道自
            联系到一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                             己考试出错的关键点和失分的原因,促进了学生对
            课堂的热情,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数学学习方法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
            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初中数学包括代                             识。学生评改完试卷之后,教师应该把握好怎么讲、
                                         [4]
            数和几何两个板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的                             讲什么的问题。如果把所有的题目都讲评一遍,时间
            方式要有所不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                             上是不允许的,学生也不愿意重听一遍讲解自己评
            册第一章“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时,教                             改过的试卷。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
            师在课堂上把学生作业中较为典型的错题拿出来作                              教学效率,就要处理好如何讲评的问题。
            为提问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行纠错训练。在训练过                                 第一,讲评要抓重点。基础题和学生基本能够掌
            程中,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亲自到讲                             握的较容易的和比较少错漏的知识题要少讲或不
            台上展示纠错题计算的步骤、顺序、符号、运用的口诀                            讲,对重难点和典型的、普遍出现错漏的题目要重点
            等操作过程。这种方法,既能给台下的学生做好示范                             讲。第二,要讲清错在哪里,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引领,也能让上台展示的学生收获学习数学的自信。                             修正错误用怎样的方法。第三,对得分率比较低的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目,对一题多解的题目也要讲。
           “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准备好                                 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讲评过程,部分题目的讲
            几何图形的有关模具,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了解图                              评可以由学生数学科代表来完成,教师对综合性比
            形的特点,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定义。其次,通过提                             较强且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点再做重点讲解,
            问,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掌握情况。再次,                             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一节讲评课是给学生一个
            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猜想来证明                              最好的学习分析机会,是师生双方的一个“反馈—矫
            命题是否准确。在利用猜想方法证明命题的过程中,                             正”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好机会,也
                                                            111
                                                      教师纵横     2024.6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