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24-6期
P. 23
德育探索
一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更好地落实 讲的就是“四史”。
“三全育人”理念。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应深度挖掘课 3. 将“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本蕴含的“四史”相关内容,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落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课程思政”相关要求,使“课程思政”同“思政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程”形成最大合力、同向同行,增强大学生对“四史” 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我们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
的认知感与认同感,进一步推动“四史”教育融入大 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学工、团委等相关部门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
[3]
要充分发挥作用,配合宣传部门及教学部门做好协 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
调与配合。 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
二、发挥思政课主渠道融入 中国化这一主线,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
为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 命、建设和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概
同,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应将“四史”教 括出来的理论思想。讲好本门课程不能脱离“四史”,
育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思 或者说以“四史”为基础能增强本门课程相关理论的
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进一步发 说服力,使课程教学活动更形象、具有张力,使教育
挥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教学活动能更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从而使相关教学
(一)通过思政理论课融入 内容能更好地入脑、入心、入行。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四 4.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本身就是将“四史”教育融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大学
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 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
1.将“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生、理想、信念、精神
[4]
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讲授反映马 及价值观等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践,或者说
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原理”“增强对 结合“四史”能更好地将相关内容(特别是革命思想)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讲得更活、更深、更透。
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 5.将“四史”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
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 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形势观
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 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
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 及其热难点问题”,让学生“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
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融 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
[1]
入“四史”中的具体历史事件,讲授实践经验中抽象 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这
出来的相关原理,让大学生更直观、具体、生动地理 也离不开“四史”相关内容,或者说结合“四史”相关
解共产党执政规律及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 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理解、认可结合相关形势
2.将“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的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认识近现代中国 (二)通过思政实践课融入
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 注重思政实践课的开展与实施,这是学生将学
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 到的知识外化于行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大学生思
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 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考核方式,应加强组织与策划。
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 1.参观“四史”场馆
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 组织学生到“四史”相关场馆参观,了解相关历
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史发展历程,通过现场观看及解说员讲解,让学生更
[2]
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该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关于党 深入地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及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材, 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认识与国家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
讲好本门课程本身就要求讲好“四史”,或者说本身 了解,更加拥护党的领导与认可社会主义制度,并积
21
教师纵横 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