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24-7期
P. 28
德育探索
教育既强调思政理论课“正三观”“铸灵魂”的教学效 报国行。
能,又要凸显宣传教育和学生管理(活动)“宽视野” (一)党史教育贯通概论课程教学
“塑情怀”的育人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党史教育要厘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
清党史脉络与理论成果联系,遵循“回眸历史—解读 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
成果—参与实践—汲取智慧”的主线,以党史精髓要 主义,这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也
义为重点开展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要组建校 是我国世代必须继承发展的精神财富。职业院校没
内外协同的“大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 有开设历史课,应以概论课教学为核心,以史论结合
尤其要注重将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第二课堂、 方式讲述中共党史阐释中共理论成果。概论课程内
社会实践、网络课堂,推动形成“大课堂”;把数字化、 容与党史脉络交织,要将重大历史性事件、伟大建党
颗粒化的党史资源嵌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重大学 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教学,这种
生活动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谱 融入可谓“水到渠成”,有利于大学生“树中国心”“铸
系,引导学生以史为镜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人生规划; 民族魂”。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一要坚持课程
育人本质,思政理论课是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关键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及实践活动、多元化的党史教育
让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将爱国情转化为 课程;二要锻造“六要”“四有”的思政理论课授课大
队伍,培育思政理论课授课名
师;三要打造混合式思政课学习
表1 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党史教育内容的衔接点
共同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
历史阶段 具体史实 概论课所涉及党的重要理论成果 动性;四要推动“教赛研”深度融
1.救国探索,东方曙光 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合,夯实课堂教学发展根基。必
2.光荣建党,历史选择 路的思想 须坚守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
3.国共合作,风帆扬起 2.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道地位,将课堂的理论讲授作为
开天辟地,救国大业
4.三大起义,武装抗击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921.7—1949.10) 重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政
5.开辟道路,星火燎原 4.统一战线理论
治引领、价值塑造、人格涵养等
6.红军长征,书写传奇 5.武装斗争理论
方面的显性作用、直接优势和正
7.抗日烽火,艰苦卓绝 6.党的建设理论
8.解放战争,建新中国 面导向功能。概论课与党史教育
的融点、结点如表1所示。
1.土地改革,农民受益 1.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二)党史教育融入第二课
2.三大改造,制度确立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
改天换地,兴国大业 堂活动
3.八大路线,殊勋茂绩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
(1949.10—1978.10)
4.十大关系,厘清困惑 服务思想 “大思政课”为高校加强和
5.经济建设,曲折探索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改进第二课堂提供了更广阔的
6.反思教训,解放思想 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
1.三中全会,意义深远 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和
2.改革开放,创造奇迹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第二课堂作
3.联产承包,有益尝试 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翻天覆地,富国大业 1.邓小平理论
4.“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978.10—2012.10)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5.“八九风波”,智慧平息
3.科学发展观 实效性、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6.南方谈话,突破藩篱
[5]
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国内
7.党的建设,持续推进
的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冲突
8.科学发展,硕果累累
不断,历史虚无主义、西方不良
1.全面小康,脱贫攻坚 1.“中国梦”思想
文化冲击给大学生带来较大影
2.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响,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博弈的
3.依法治国,聚焦民意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
惊天动地,强国大业 前沿哨所,仅靠第一课堂教学已
4.从严治党,永葆先进 4.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理论
(2012.10至今)
5.建设国防,强军之路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与时俱
6.独立自主,大国外交 6.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理论 进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史
7.党的领导,本质特征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
8.百年梦想,只争朝夕 思想
增强第二课堂的育人实效。党史
26
教师纵横 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