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4-8期
P. 33
德育探索
“三种文化”元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 模拟古代书院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合、相互促进的。传统文化为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故事讲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
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础,现代文化则为 的知识和价值观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提高学生
[3]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和创新活力, 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
外来文化则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带来了新的视 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
角和思考方式。通过整合“三种文化”元素,语文课 验;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民间艺术的
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多元、开放的学习平 制作等,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
台,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受。将语文教学与历史、艺术、哲学等学科相结合,开
念和价值取向。 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育人策略 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价值引导,帮助学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 观和人生观;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
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连续性和稳定 既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也要对其不
性的文化。它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 合理之处进行反思和超越。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
学艺术、哲学思想等多个方面。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 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家庭生活
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 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记忆和文化基因。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 三、现代文化的内涵与育人途径
的风格和特征,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一)现代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和生活习俗。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代的连续性,它通 中国现代文化通常指的是20世纪以来形成的文
过口头传承、文献记载等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传 化现象和文化特征,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结构 和价值观念。现代文化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不
和模式,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 断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更新。现代文化强调文化
用。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能够吸收和融合其 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
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展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流。现代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
(二)传统文化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播和创造文化产品。现代文化倡导批判性思维,鼓励
语文教材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工 人们质疑传统,探索新知。现代文化倡导民主、自由
具,在内容选择上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 的价值观,强调个体的权利和尊严。现代文化与人们
中收录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 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
如《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红楼梦》等,这些作 神追求。
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人文精 (二)现代文化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
神。教材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向学生展示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现代作家的诗歌、散文、
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教 小说等,如鲁迅《少年闰土》、巴金《鸟的天堂》、冰心
材中融入了儒家、道家、佛教等哲学思想,以及忠孝、 《繁星》等,这些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
礼仪、诚信等传统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精神追求。教材中融入了现代科技知识,如计算机、
值观。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成语、对联、谜 互联网、航天技术等,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
语等语言形式,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 和应用。教材中的课文和练习题常常以现代生活场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和智慧。教材 景为背景,如城市生活、环境保护、人际交往等,有利
中还包含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内容,如传统节日、民间 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教材中传递了现
艺术、民族服饰等,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多 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等,
彩文化。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材中还包含了现
(三)传统文化育人的策略 代艺术形式,如电影、音乐、绘画等,有利于培养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 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是教育者需要 (三)现代文化育人的途径与实践
思考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创设传统文化的情境,如 可以围绕现代文化的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
31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