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24-8期
P. 30
德育探索
乡村高中生信息素养发展实践探究
曾春生
(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级中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针对
乡村高中生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学校应采取提升教师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实践环节等举措,促进乡村
高中生信息素养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乡村高中生;信息素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8EM-0028-03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素 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无法充分发挥团队的
养已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能力 优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学方法具有灵活
[1]
之一 。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由于经济、教育资源 性和适应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以跟上技术更
等方面的限制,乡村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相对较 新的步伐,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相对滞后。
低。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生学习状况
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 一方面,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因个体
未来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
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但也有部分
一、乡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学生对信息技术缺乏兴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给
(一)教学资源情况 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学生基础水平参
乡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面临的资源状况较为 差不齐。由于乡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程度相
严峻。具体表现为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对较低,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
学校缺乏足够数量的计算机设备,导致学生在课堂 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上无法充分实践和操作,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 需要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
深入学习和体验;软件资源的更新和维护不够及时, 习需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有待提
一些先进的软件和工具无法及时在课堂上得到应 高,在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学生难以自
用,影响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网络设施的 觉地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影响学习效果的提升。
稳定性和速度也可能成为制约因素,不稳定的网络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乡村高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连接会影响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取信息和进行在 和困难,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学方法的局限,以及学
线学习时遇到困难。 生学习状况的复杂性,都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教学方法运用 以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促进乡村高中
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提升乡村高中生的
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探 信息素养水平。
[2]
究和实践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 二、促进乡村高中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实践举措
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一)提升教师能力
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更 教师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能
[3]
[4]
具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导致学生 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因此,
作者简介:曾春生(1983— ),男,广西桂平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28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