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24-8期
P. 34
德育探索
动,如环保主题、科技主题、人文主题等,让学生在主 国电影、音乐、动画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国
题学习中感受现代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参与现代 际交流活动,如学校间的文化交流、学生互访等,学
文化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制作、环保志愿活动、现代 生能够直接接触和体验外来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
艺术欣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现代文化; 的理解和尊重。
将语文教学与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相结合,开展 五、“三种文化”内容的整合与育人模式创新
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现代文化知识的全 (一)“三种文化”内容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面理解;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如电影、电视、网络等,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三种文化”内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代文化学习材料,拓宽他们的 容的整合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文化视野;创设现代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 通过整合“三种文化”内容,学生能够获得更广阔的
境中学习和体验现代文化,如模拟城市生活、模拟科 文化视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技探索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价值引导,帮 模式。在了解和尊重外来文化的同时,学生能够更深
助学生理解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形成正 刻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民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对现代文化 族自豪感。“三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激发学生
现象进行反思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 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
立思考能力。 和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能够学习
四、外来文化的内涵与育人实践 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社
(一)外来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会对于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整
外来文化指的是非本民族或非本国的文化元 合“三种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素,它包括了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风 的需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整合“三种文化”内
俗习惯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 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手段。教育者对于文化
的交流日益频繁,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 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教育理念的更新为“三
来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 种文化”内容的整合提供了理论支持。社会的开放性
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外来 和包容性为“三种文化”内容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社
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提 会环境。
高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外来文化中的新思想、新观 (二)育人模式的创新思路
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对传统知识 在“三种文化”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育人模式的
和文化的创新。接触和学习外来文化有助于培养学 创新可以围绕特定的文化主题,设计跨学科的教学
生的文化包容性,让他们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 活动,如“春节的全球影响”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化差异。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了解和掌握 “三种文化”;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
外来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他们未来 题的过程中,整合和运用“三种文化”知识;创设真实
的发展打下基础。 的文化体验情境,如模拟国际文化节,让学生在体验
(二)外来文化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引入 中学习和感受不同文化;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对“三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外来文化,可以在语文 种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培养他们的批
教材中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判性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翻
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文 转,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等资源自主学习,课堂上
化背景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讲解课文时,可以介 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
绍相关的外国文化背景知识,如节日习俗、历史故 个性化的文化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学习
事、风土人情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围 需求。
绕某一外来文化主题,如圣诞节、万圣节等,开展相 (三)整合“三种文化”内容的育人模式案例分析
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外来文 某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开展一个以“多元文化与
化。在教学中创设跨文化的情境,如模拟外国家庭的 我”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外语,提高他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
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 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激发学生
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外来文化学习资源,如外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前,教师(下转第39页)
32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