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4-8期
P. 84
文科教学
基于综合思维能力提升的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答题技巧初探
张宝英
(南宁市第二中学)
摘 要:综合思维是自然地理过程类知识学习和应用所必备的重要地理素养,而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对
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教师应基于思维可视化探索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针对近年全
国高考和地方模拟考出现的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的特点和规律,采用要素分析法、环节分析法、逆向思维法、
正向思维法等教学方法,探析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的答题技巧,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高考;综合思维;答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8EM-0082-04
自然地理过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地理 结果,即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点等,很少主动
要素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强调地理事象随 关注过程。而自然地理过程类知识的学习往往要从
时间变化的特征。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类知识体现了 “过程”和“成因”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涉及的时空尺
“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的地理 度远远超出学生能认知的范围,所以这部分知识对
[1]
课程性质,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试 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
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出现的频率高、分值大、题型 二、高考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考查特点
多,主要考查学生从时间视角动态认识自然地理过 高考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应用水
程及地理过程演变的原因等,注重地理事物时空格 平的重要手段。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在高考题中出
局与地理过程的耦合,是高中基础教育教学过程的 现的频率较高,并且在题量和分值上有一定比重,
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水平要求较高。 其中自然地理事象形成过程分析成为命题的主流。
本文分析近年全国高考及地方模拟考出现的自然 高考自然地理过程的考查关注学生知识点的生成
地理过程类试题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提高学生自然 过程,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考查地理事象的形成
[2]
地理过程类试题答题得分率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综 演变过程和形成原因 。自然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
合思维能力,助力学生高考备考。 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
一、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类知识的特点 内在联系,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恰当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类知 推理。
识的组成较复杂 。自然过程类型有循环过程、演 从设问形式上看,高考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从
[1]
变过程、波动变化过程等,每一个过程都涉及自然 辩证性与开放性角度设问较多。近年来,地理试题
地理原理及概念。自然地理过程知识涉及跨学科知 出现了一种类似地理科研步骤的“寻找理论依据”
识数量也不少,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自然地理 的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过程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分布等基础 从试题情境材料上看,多因素交织并且动态变化的
知识,才能更好地依据自然地理过程在时空耦合上 真实案例情境材料较多,学习探索情境类试题考查
的关系,从时空角度分析地理事象,从而提升综合 频率较高。其中有以地理专业语言与符号、按照学
分析能力。 科逻辑呈现的真实情境,也有以地理科学问题为背
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是自然地理过程的 景、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呈现的真实情境。从
作者简介:张宝英(1981— ),女,黑龙江省依兰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
82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