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24-9期
P. 44

管理智慧



            受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渴望招收德技兼备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职学生入校后,首要的是
            的中职毕业生。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学生对口                             指导其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绘制中职生“技能出
            升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彩计划”和“升学沉淀计划”路线图,引导学生扩大视
                (五)中职学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车道                               野,结合个人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打造学生成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广西现代职业教育                           长成才的“两翼”,确保实现就业有门、升学有道。
            加快发展。“十四五”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三是“三堂”,即构建“晨诵学堂”“暮训学堂”“晚
            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读学堂”,拓展强基强技的学习空间。形成“晨诵学
            意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职                             堂”“晚读学堂”“暮训学堂”的学习机制,构建学生课
                                                                          [3]
            教育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                              余学习空间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的认知场学习
            展的车道上,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职人才培养质量                             理论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
            有了更高的期待,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升学成为检验                              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他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广西中职学                             的个人和他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取决于个体
            生升学需求日益强烈,但升学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的                              的生活空间”。中职三年,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大的
            空间。升学质量的提升,重在日常的学习和点滴的积                             认知场,主题班会、晨诵、暮训、晚读的学习机制等就
            累,需要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                                      是一个个利用认知场开展学习的过程。学风建设的
                (六)学生对升学的认识存在不足                                 探索与实践过程,就是在充分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
                 通过追踪近几年学生制订的升学愿景和升学现                           上,不断地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认知场的过程。
            实的比较,学生对升学的认识不够全面,存在一些思                                 四是“四团”,即组建志趣团、导师团、朋辈团和
            想上的误区及行动上的滞后。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                             亲友团,凝聚互助帮扶的力量。构建学生志趣团、学
            是升学需求加大而认知朦胧,不少学生仅为了升学                              业导师团、校友朋辈团、家庭亲友团的长效学习支持
            而升学,有跟风升学的情况,对升学的认识不够深                              体系,凝聚互助帮扶学生的力量。2022 年 2 月 23 日,
            刻,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层次上;二是升学竞争加剧而                             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
            信心不足,对参与竞争不够自信,自卑的情绪经常干                             育司司长陈子季明确了中职教育定位的调整,即从
            扰学习效果,且抗压能力不强,导致时有半途而废的                             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现象出现;三是分类考试深化而应对不足 ,当前我                             这意味着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有
                                                  [2]
            区中职升本科和中职升高职的分类考试不断深化,                              了更多的选择。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心理不够成熟
            受学习基础差、家庭因素等影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和稳定,对职业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就业与升学的规
            时常呈现不确定性,出现思想不够坚定、行为摇摆不                             划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而不断调整,呈现不
            定、不能沉下心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等情况,导                             确定性。“四团”力量的组建,旨在强化学生对升学的
            致升学基础不扎实。                                           认识,引领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通过
                 二、中职学校“一核两翼三堂四团五进”学风建                          自己的勤学苦练,一步一步向理想靠近。
            设模式的内涵                                                  五是“五进”,即实施职教名师进班级、企业大师
                 一是“一核”,即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为核                          进班级、专业导师进班级、高考名师进班级、升学明星
            心,构筑学风建设的引擎。中职学校入学门槛低,报                             进班级的“五进”工程,坚持“德技双修”“手脑并用”
            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中考的低分者,他们的身                             “知行合一”的工作理念,助推学生职业能力与升学能
            上普遍存在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缺                             力迈上新台阶。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车道上,中职
            乏、学习习惯不良等缺点,以致进入中职学校后部分                             生怀揣个人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以期能够在中职学校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无心学习,不思进取,不求上                             实现人生的蜕变。但由于学习基础不牢、吃苦耐劳的
            进。通过思想教育的引导,强化学生对现代职业教育                             品质欠缺、开拓进取的精神不足,以致对勤学苦练的
            的认知,为学生描绘就业与升学的两大求学方向,在                             认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为此,建
            思想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                              立职教名师、企业大师、专业导师、高考名师、升学明
            教育与引导,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                              星进班级的导学机制,激发学生勤学苦练的斗志。
            度,为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中职学校“一核两翼三堂四团五进”学风建
                 二是“两翼”,即启动“技能出彩计划”和“升学沉                        设模式的实践效果
            淀计划”,打造学生成长成才的“两翼”。当前,国家高                              (一)有效解决部分学生只玩不学的问题。受学
            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不仅是职业教育                              习基础差、学习方法缺乏、家庭引导教育效果不佳以
            体系的基础,而且是广大中职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凡                             及手机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学习目标
                                                            42
                                                      教师纵横     2024.9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