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2024-9期
P. 98
文科教学
开放的阅读活动。可以紧扣“陶罐和铁罐哪个更好?” 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鹿角和鹿腿都很重
的疑惑点设计“寻找完美罐子、给铁罐答疑解惑、演 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
绎争辩过程、撰写故事梗概”等一系列的阅读任务, 种?说一说理由。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鼓励
在指导学生完成系列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思考、探究、 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同时厘清材料、事实、观点三者
辨别是非和美丑,进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之间的关系,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理由。除此之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将思维培养目标和学生的 外,编者在略读类的思辨性阅读文本中,会在阅读文
疑惑点进行恰当连接,将学生思考问题答案的目标 本之前给出一些阅读提示。比如,《池子与河流》的阅
当成明线,将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当成暗线,可助推学 读提示是:联系现实生活聊一聊“河流和池子各自的
生在深度思考过程中获得语文思维能力的快速发 观点,你更认同谁的观点?”再比如,《一块奶酪》的阅
展,帮助学生获得思维品质的显著提升。 读提示是:“谈一谈你是否喜欢故事中的蚂蚁队长,
二、积极挖掘蕴含在课文中的思辨素材 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 过程中,借助教材中给出的阅读提示,洞察课文中蕴
习任务群”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一个重要内 含的思辨性价值,在引导自主阅读略读课文和思考
容,编排了不少思辨类的内容,教师应积极挖掘教 阅读提示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水平。
材课文中蕴含的思辨类内容,以此为中心,有针对 (三)设计思辨性学习任务
性地设计学习方案,从而给学生高效率践行思辨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
阅读活动做好准备,帮助学生在语言阅读过程中闪 习任务群,其阅读对象不局限于某一种体裁的文章,
现思维灵感,最终确保学生在思维水平方面获得迅 可以是涵盖各种文体的文章。假如教材中选编的课
速发展。 文都没有显性的思辨因素,教师就可以以教材内容
(一)把握教材中的思辨性类型 为依据,挖掘蕴含在其中的“思辨点”,设计数个环环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思辨类阅读文本 相扣的思辨性学习任务,引领小学生参与思辨性阅
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科普类。涵盖语言 读活动。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现象、自然万物、日常生活等,明确真相及假象的区 《铁杵成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别,诸如《小壁虎借尾巴》及《我要的是葫芦》等作品。 设计如下思辨性学习任务:该故事为真人真事吗?谈
(2)展现哲理的故事。主要有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 一谈你的观点及理由。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依
学故事等,侧重分析推理及论证方法。如统编版小学 据课文内容并延伸课外素材,给自己的想法寻找支
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寓言故事单元就是这一类文本。 撑点。当学生依据“世传”这一词语,判断该故事并非
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单元共编排有《鹿角和鹿腿》 真人真事时,教师可进一步提出学习任务:如果非真
《池子与河流》《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四篇文章。 人真事,宋代的祝穆记录它的目的是什么?教材编者
上述四篇寓言,虽然故事简单明了,但是富含哲理, 还将其选入我们教材的原因是什么?借助上述的一
倡导辩证看待事物的理念,富有思辨意蕴。(3)评论 系列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积极探究故事背后的原因,
型短文。通常涵盖有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短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评与短文,还有短小精悍的说明文。编这些文本的目 再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区分事实和观点,要求 八单元的课文《海的女儿》这一篇童话故事的时候,
学生在评价事物时应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就需 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创设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在故
要教师在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明确把握教 事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畅游。当学生感慨海底世界是
材中的思辨性阅读资源,为学生设计对应的学习任 如此奇异的时候,趁机出示下列学习任务:假如你是
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理性认识、提高 小美人鱼,请问你是愿意来到人间还是留在海底世
思辨能力。 界?借助探究学习任务答案的形式让学生以自己的
(二)利用教材中的思辨性阅读提示 观念评判小美人鱼,体会小美人鱼的个性特点,感受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思辨性学习任务 小美人鱼无限向往人间的情感思想。
群,通常都会在课后习题中给学生呈现一些思辨性 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十分
阅读提示。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鹿角和 恰当,就可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点燃学生思
鹿腿》这篇寓言故事有一道课后习题:“美丽的鹿角 考的热情,推动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探究,从而获得
96
教师纵横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