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4-11期
P. 27
德育探索
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目标受众的精准性。 的管理大多由任课教师兼任或由一名宣传干事负
(三)传播分享便捷,受众互动性高 责,通常一人全权负责完成采写、编辑排版、发布推
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社交平台进行传播,而微 送等全部流程。队伍结构的不完善,一方面导致采编
信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社交平台的互动性决定了其 发布不及时,新闻宣传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导致内
传播优势。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校园宣传稿 容质量不高,不利于微信公众号的长期发展。
后,粉丝会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可以快速地通过 (三)受众年龄层偏大,互动参与度低
转发、分享、推荐、群聊等方式在微信这一社交平台 中学微信公众号的粉丝绝大多数为学生家长,
传递出去,之后该内容将会在朋友圈中形成二次传 年龄层偏大,对内容创新的接受程度和新媒体的使
[2]
播 。此外,微信朋友圈以微信好友为前提,人与人 用熟练程度远低于年轻人,在微信公众号互动、评论
之间的熟识度让分享推送的内容更有可信度和认 方面参与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宣传内容
可度,也更容易带来评论、点赞等互动,因而微信公 的快速传播及二次传播。
众号发布的校园新闻在经过一次传播、二次传播 (四)每日推送有限制,发布时间受限
后,在粉丝朋友圈范围内可以实现“一传十、十传 微信公众号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服务号
百”的扩散传播效果,从而实现校园宣传从“粉丝” 每个月仅能群发 4 次信息,订阅号每天仅能群发 1 次
到“非粉丝”的全覆盖。 消息,每次 8 条内容,发布后每篇文章仅有一次 20 个
(四)排版软件成熟,新人上手易 字符及3张图片以内的修改权限。微信公众号平台的
微信公众号内容不仅在排版上可以实现文字、 这些限制,导致同一天发布的宣传稿需要相互等待,
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形式的多种组合,而且在展 当天发布的所有稿件必须全部审核完毕才能发布。
现形式上可以实现拼接、错位、滚动等不同效果,在 此外,如若发布后发现标题、图片、视频或超 20 个字
阅读上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感。现在网络上 符的错误,出错稿件只能删除且在第二天其他稿件审
秀米、135 等第三方微信编辑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核完毕后,才能重新发布,这样的限制容易出现新闻
排版技术的零门槛让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人经过简 稿件发布与热点话题、热点时间段不统一的情况,极
单培训也能轻松上手,这为学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 大地影响了宣传效果,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
进行学习、快速上手、兼职排版提供了可能。 三、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育人功能的探索
二、微信公众号在校园宣传中的困境 (一)“内容为王”,掌握传播主动权
(一)新媒体视角不强,宣传内容传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
目前,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校园宣传中最主要的 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
新媒体平台,学校以校名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已成 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
为常态。大多数中学的微信公众号管理人员由校内 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教师担任,他们大多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新媒体传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学校要
[3]
播知识培训学习,在日常新闻发布中,通常会将校内 主动掌握新媒体时代宣传的主动权,打造网络育人
各类会议、活动在网站发布之后,再通过微信公众号 阵地,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
进行复制式发布,内容表现形式上与传统新闻写作 粒扣子。在新媒体时代,校园宣传的传播方式虽然有
无异,致使微信公众号成为网站的复刻版。内容上的 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无论技术如何更迭,“内容
选择缺失,形式上的创新不足,让微信公众号没有发 为王”依然是最基本的准则,秉承这一原则,南宁市
挥出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导致这类推送阅读量偏低, 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多篇优质稿件,效果良
既没有达到传播目标,也容易造成粉丝流失。 好。笔者以南宁市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号近年发布的
(二)队伍结构不完善,内容质量不高 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传播效果,分析结果如下。
学校的新闻宣传对象既包含处室、年级、学科教 1.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传播主流思想
研组、学生社团等各个部门、组织所涉及的各方面工 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
作,也包含教师、学生等个体的风采展示,范围广泛, 要场域,是网络育人的主要阵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
内容丰富。优秀的微信公众号通常是团队合作的结 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有机结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
果。然而,由于中学人员编制紧张,学校微信公众号 优势,在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发声,转载国家主流媒体
25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