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4-11期
P. 32
德育探索
表1
分级目标
三级关键目标:学史崇 四级实践目标:学史力行,
维度 一级基础目标:学史明理,提 二级支撑目标:学史增
德,提高道德修养和法治 培 养 健 全 人 格 ,责 任 意
高政治认同 信,强化责任意识
观念 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关心社会,了解时事;做守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党史、新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 法公民,依法享有权利,正
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
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 涵;涵养高尚的道德品 确履行义务;能够以恰当
发展史;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
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 的 方 式 弘 扬 爱 国 主 义 精
制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 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
对政治有认同 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
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 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 精神谱系教育;能够以实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
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 德;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 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
征程,依法治国等;讲好党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 切的观念;崇尚规则,尊 卫国家主权;树立为中华
百年奋斗历程,弘扬伟大建党
心;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 重法律 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
精神
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想等
了解改革开放史,我国创新事 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 培养创新意识、开拓意识,
对经济有信心 业;中国经济是世界稳定器和 道路的内涵,理解中国式
信心 勇于实践
动力源等 现代化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美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 向榜样学习,做自信中国
对文化有底气 德、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 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
豪感 人
价值观 价值观等
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
了解共同富裕 、党的辉煌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
对人民有信心 就、艰辛历程,感受党坚持以 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 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
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 导的历史必然性
为什么好等道理
知道党领导人民实行节约资
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领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做环保小卫士,提倡低碳、
对生态有保护 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走
银山 护的关系 绿色生活
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既尽 领悟我国在中国共产党
了解世界舞台上中国的担当, 养 成 开 放 包 容 的 全 球 意
对世界有担当 力而为,又量力而为,倡 的领导下,致力于与世界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各国携手促和平共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党史教育核心目标;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政课上成历史课,也不会过多占用授课时长。此种做 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因此,课题组
法增强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功能,增长了学生 会设计不同的议题,创设一些丰富的情境教学,让学
的社会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史明 生开展互助探究活动。
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高了学生的家 例如,在教学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
国情怀,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同时,该思政课堂 册第八课第一课时“我们的梦想”的互助探究环节,
模式的时事品读环节有效解决了党史教育的常态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笔者
化、长效化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片
2.互助探究 段,让学生分组分别从国家成就、民族振兴、党的领
此环节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的,建构主义 导、人民的奋斗等角度结合课本及视频、个人感受进
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 行探究。要求:(1)4 人为一组,自选 1~2 个角度来讨
程,一方面,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 论;(2)各小组用中卡与相邻组交流;(3)选 2~3 组
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4)教师在学生互助探究
纳入,得到了一定调整或改组。例如,探究式学习就 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精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梦
30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