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4-11期
P. 37
管理智慧
管理智慧
广西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留学生人才
培养模式探究
董海伟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 要:通过研究广西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广西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留学
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利用“主流+特色”的课程内容、实施“课堂+作业”的全方位教学
方法、采用“多元化+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注重课程思政和学科竞赛、丰富校内外人文交流活动等策
略优化广西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落实中国—东盟教育开放试验区建设,打造
“留学广西”品牌。
关键词:广西高校;国际商务;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11EM-0035-03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对培养方案进行定制化管理,构建不同于国内学生
[2]
近年来,广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 的新的培养模式 。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因为该专
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开放 业留学生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广西高校没有专门
合作试验区建设,“留学广西”的品牌知名度日益扩 针对留学生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大。在过去 10 年间,广西已成为中国接收东盟国家 留学生和国内学生合编在一个班级,导致留学生差
留学生最多的省(区)。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 异化需求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全球视野,掌握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通晓跨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薄弱
国商业运作实务,具备从事跨国企业管理和运作的 由于没有针对性的留学生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
知识和技能,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复合 案,留学生接受的课程体系往往缺乏国际视野、缺乏
型、外向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管理人才 。随着《区 针对性、与实践缺乏衔接、课程内容单一等。同时,对
[1]
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包括中国和 留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
东盟国家在内的 15 个签署国的全面生效,广西与 重要一环,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凸显 。然而,大多数广
[3]
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商务专业已成 西高校在国际商务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针对
为广西高校留学生,尤其是东盟国家留学生的首选 性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中,在
本科专业之一。 设置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语言类和专业类课程模
一、广西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留学生人才 块上比较欠缺。
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水平有待提升
广西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桂林航天 目前,广西高校在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工业学院等高校开设国际商务本科专业,面向留学 建设上加大力度,但就国际商务专业师资而言,仍然
生招生,在留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 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双师型”教师匮乏,不仅影
的问题。 响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而且会导致整体
(一)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理念待更新 教学力量薄弱,从而影响到国际商务专业留学生人
就培养目标而言,高校需找到自身定位和优势, 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此外,广西高校国际商务专业
实现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块 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尤其缺乏从共建“一带一
涉及四个层次,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专业 路”国家和东盟国家留学归国的专业课教师,影响对
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要针对留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发
作者简介:董海伟(1981— ),男,河南卫辉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跨文化。
35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