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5-1期
P. 31
德育探索
以发展的眼光用学生学习进步来改革与完善的教学 同指标下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增”量指标体系作
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滞后的教学评价理念和 为驱动,引导教育教学。三是采用结合应用领域的
方式制约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直至 2020 年 10 增值评价,体现课程思政信息的针对性,有利于树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立正确、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 四、增值性评价模型探究
[2]
探索增值评价” ,至此,增值性评价逐渐为教育工作 基于增值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同时以国
者所重视。 家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导,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并将
三、增值性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增值性评价引入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多维度、分阶
(一)增值性评价的内涵 段、分层次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尝试提出增值性评价
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文献中,“增值”概念最早 指标,分析讨论增值性评价模型,构建多元化增值性
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但当时并未引起研究 评价主体。按照学生能力和数据结构复杂程度,增值
者的重视,研究方向大多停留在对英国、美国、澳大 性评价模型主要包括概要统计分析模型、多元线性
[6]
利亚等国家做法的介绍及理论研究两个层面,且主 回归分析模型、多元水平分析模型 。
要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中高职教育领域运用增值性 (一)概要统计分析模型
[3]
评价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 。21 世纪以 概要统计分析模型主要是使用学生原始成绩的
来,“以发展论教”的评价理念成为主流,增值性评价 平均增长数据为测评指标,通常以学生总体成绩的
作为一种科学的、前沿的、综合性、发展性的教育评 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与被测评的其他同级别、同
[4]
价,被越来越多学者提上研究日程 。 类别学校学生测评成绩平均增长的差值作为学校整
增值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入学之前,或者是在每 体的增值指标,其特点是数据单一、统计简单。分析
一学期、每一阶段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原始水平进行 比较增长点时,教师不需要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学
一次调查。这种调查的维度并不仅限于学生学习的 习能力、个人素养、专业知识能力等其他方面指标。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成绩,而是将其落到学习 例如,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时,教师需要将每年学生
能力、学习兴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等多个维度上, 就业率平均增长情况进行概要统计,并与同类别其他
按照周期的长度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在一个 学校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好坏标准
阶段或者一个学期的中间再进行一次或多次全面的 和依据,却不会关注学生服务于乡村的时间长短的
测评,在一个阶段或者一个学期的末尾又进行一次 增长变化、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等情况。也就是说,概
测评。跟踪这段时间测评差值,用这些差值来评价。 要模型应用的是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变化。
严格意义上说,它兼顾了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和终结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的优点。简而言之,增值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采用的是变量间的线性
性评价可以用公式表达,即“增值=输出-输入”,输出 关系,是基于一个期望值因变量与多个测试值自变
是一段时间节点后的测试值,输入则是一段时间节 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计分析。相对而言,这种分析模
[5]
点前的测试值 。 型以影响学生个体的因素为指标,统计期望值与测
(二)增值性评价的特点 试值差值(增值),再借助标准统计技术,按照相关原
增值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基础,以发展的 理进行减小误差的多个测试数据进行统计运算。
眼光,对学生一段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前后对比, 该分析模型是在关注个体数据基础上的全样本
采用不同的数字模型反映学生的身心状态,对学 的统计分析,它适用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各自的
生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增值性评价包括 数据统计分析,评价层面不同,评价主体就不同,每
三类。一是可量化的增值性教学评价,体现评价的 一个层次涉及的自变量测试维度也不相同。对学生
公平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增值性评价 层面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测试值包括参与课
不是终结性评价,不唯分数,不唯结果,更能体现 堂互动的评估评价、学生专注力、团结协作能力,甚
评价育人的公平性。二是采用多元线性模型进行 至是学生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学习经历等各种因
的增值性评价,体现评价的科学性,确保教育正确 素。与之不同的是,教师层面的测试值主要是指对教
发展方向。通过增值性评价模型,教师可反复将不 师教学育人进行评估、评价,测试值自变量与学生个
28
教师纵横 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