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教师纵横2020.1
P. 38

• •
                                                                               教育观察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 百色市田林县定安镇中心校  张开炳



               【摘要】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                            还有人用钟表,都是用电子表啊!”对此,教师恰
          教学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期借助现代信息                               好借助此问题导入“钟表的发明”等知识,用来激
          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借用信息技术创设激趣情                               发学趣。紧接着,为了培养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兴趣,
          境,借用信息技术转化抽象思维,借用信息技术攻                               仍然以问引思:“听说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我们

          破重点难点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现在就来一场谜语对决好不好?”随后,教师借机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提升课堂实                      利用信息技术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钟表的谜语。
          效                                                    接下来,教师出示包含各种不同钟表样式的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课件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同学们,有谁说一说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EM-7124-14               生活中缺了钟表会怎么样,你们喜欢钟表吗?”学
                                                               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如果没有钟表,我就不知道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创新能                            几点到校,然后可能会迟到……”学生会积极参与,
          力发展的过程,小学生需要对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展                               各抒己见。接下来,教师导入教学目标,并借助信
          开自主思考和推理,以达到知识的内化。而对于小                               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图画或者色彩驱动学生对“钟

          学生而言,对数学问题往往不能直观深入地了解,                               表”进行深入了解,最终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常出现理解不透的现象。对此,如何将抽象性数学                               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成为教师需                                   二、借用信息技术转化抽象思维
          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生动性、便利                                   如何有效地将抽象化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化数

          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变抽象为具象,变模糊为清晰,                              学知识,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学的难题。信息技术在
          变困难为简便,为学生创设更加直观形象的课堂,                               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够很好地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帮
          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消化。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认                               助。如果教师能够立足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

          知思维,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究力。因此,                              结合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化、直观化、
          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多角度开发数                               形象化、趣味化等特点实施数学教学,势必会让学
          学教学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起来,从而                               生对数学课堂的认知有所改观。从而逐渐培养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借用信息技术创设激趣情境                                      比如,教学有关“认识图形”的内容时,就可
               实践发现,部分小学生数学成绩堪忧的直接原                            以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课件,

          因是:在课堂上听不懂,越是听不懂就越不想学,                               将数形中抽象的联系转化为直观的表现方式。但为
          越是不想学就越跟不上教学进度。所以,学趣成为                               了让学生自主掌握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通过动手
          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这时,教师常会设计学                               实践去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们准备各种平面图形
          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趣。信息技术就是                               的卡纸,然后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摆一摆的方式,

          很好的课堂创设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激趣情境,                              变化出不同的图形。接下来,借助 FLASH 动画将各
          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比如,在一年                               图形之间的线条和角的关系集合在一起,让学生对

          级《认识钟表》的教学中,很多小学生说“现在哪                               平面图形的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再如等边等长


                                                           35

                                                      教师纵横 2020.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