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教师纵横2020.1
P. 67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 •
                                                                               课改研究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的钥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                               了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在知识的宝库里挖掘到自
          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精神,又可以增长教师的                               己想要的财宝,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储备。
          见识,提高教学水平,寓科技创新教育于语文教学                                   2. 关注新闻媒体,为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之中。                                                      科技日新月异,新闻媒体成为了宣传科技的重

               如在教授《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时,教师可                            要手段。课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科技的发展,
          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多看央视的科教频道,以及国内外科技创新方面的

          播放神舟系列研制和升空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对航                               纪录片;关注我国科技创新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
          天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授《动物游戏之谜》                               比如“天眼”、核潜艇、高铁等;关注科技研究的
          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动物游戏时的搞笑配                               杰出贡献人物比如屠呦呦、袁隆平等。保持与时俱
          音视频,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对课文                               进的同时,也让他们找到科技创新前进的方向。

          中涉及到的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在欢笑中收获知                                   3. 布置作业,为科技创新提高认识
          识。学习《宇宙的未来》时,教师可以穿插讲述霍                                   语文教学中教与学是相结合的,教师课堂上的
          金自强不息的故事等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课外的好奇探究就是学

               (二)放眼课外,好奇是通往创新殿堂的捷径                            的过程,教学最后还是要从课堂中出来,再回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                            堂中去检验,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
          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                               的科技创新意识。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

          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质疑                               方法之一。在教授科技创新相关的课文时,可以适
          的机会,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当布置学生做一些调查研究,并鼓励学生写好调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                              研究报告。比如《动物游戏之谜》这一课,涉及到

          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                               了几种关于动物游戏的假说。我会布置学生分小组
          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作为语文教师,与其让学生                               进行课外观察,可以是宠物或者家里养的禽畜等。
          被动学习,不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古人                                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他们所认同的观点,并找出依据。
          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奇                             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记录下来,最后再由教师和学

          是驱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学生课堂上的疑                               生共同对作业进行评比。学到《中国建筑的特征》
          问,教师不需要全部回答,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在                               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参观自己家的老宅或者当地的
          课外找寻答案,这就是所谓的“学在课堂,功在课外”。                            古老建筑,拍照并向同学们展示这些建筑里有哪些

          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四十到四十五分钟一节课,                               特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这类动眼动手
          在这半个多小时里面,学生能学到的东西其实是有                               动脑的课外作业,学生对科技创新会有更多新的认
          限的,这就需要利用课外时间去巩固。学生在课外                               识。

          可以做些什么呢?                                                 (三)置身实践,行动是实现科技创新的筹码
               1. 增加阅读量,为科技创新储备知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
               现在的教材除了课本,还有配套的读本,这些                            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

          文章往往篇幅较短,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提供                               的最终目的。可见,实践于认识的重要性。学生有
          了便利,方便快速阅读。除了读本,也可以让学生                               兴趣,也有探究的精神和科技创新的意识。如何更
          到阅览室去阅读报刊杂志等。此外,根据学生不同                               好地付诸实践呢?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
          的兴趣方向,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一些阅读书单,引                               寻找发挥自己创新思想的平台。在这里,我把平台

          导学生去阅读,满足其好奇心,这样无形之中增加                               分为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



                                                           64

                                                      教师纵横 2020.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