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教师纵横2020.1
P. 68

• •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课改研究 •教师纵横  互联网杂志

               1. 搭建校内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思想提供                          完成的,语文学科需要与其他学科共同努力,加强

          创作舞台                                                 学科之间的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真正培养
               在班级里,教师可以组建科技创新兴趣小组。                            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小组成员间可以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和新发现,开展                                   科技创新任重而道远,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应

          以科技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科技专题的手抄报评比、                              该肩负起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
          科技小发明评比、科技知识竞赛、科普小论文评比                               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努力引导学生展现自己,从

          等。在全校范围内,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科技                               而实现兴趣到志趣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活动月活动、在宣传栏张贴近年来的科技成就、举                               实现教学相长。未来的高中语文教学会越来越好!
          办学生的科技发明展、成立社团组织等一系列活动,
          吸引志趣相投的学生一起进行发明创造。这不仅可                                                              (责编  杨翠玲)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还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语文
          实践活动中实现与科技零距离接触,实现跨学科教
          育的双赢。

               2. 放眼校外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
          开阔眼界
               每年我国都会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市

          级、区级、国家级这三个级别的比赛。语文教师可
          以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潜在的科技创新点,鼓励
          学生走出去,动手做一些小发明,也可以带学生参

          加科技展,增长见识。有能力的还可以让学生参加
          科学营活动。世界那么大,总要出去走走才会发现
          科技创新之美。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代
          表到科技创新示范学校去参观学习,为学生科技创

          新思想的形成开阔眼界。参加活动以后,让学生写
          下感想,记录成长的点滴。
               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应注

          意的问题
               应把握尺度。语文学科不是专门研究科技创新
          的学科,所以,在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时,要把握好

          尺度,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本末倒置。
               注意因材施教。即使在高中,学生的水平也是
          参差不齐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领悟能力有所不同,

          那就要求语文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
          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理科生可以偏重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科生可以偏重领悟能力的
          培养。

               要进行学科连接。教育事业不是一个老师就能



                                                           65

                                                      教师纵横 2020.1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