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2024-5期
P. 101

理科研讨



            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本地特产食物有什么?学生交                             殖”为例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分层作业:一层作
            流讨论并分享结果;接着,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即:要                            业——完成教师设计的八道选择题;二层作业——

            求学生放学后去菜市场购买食材,并以教材附表“常                             制作模型,要求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男女性生殖系统
            见的食物成分表”为依据,将所买食材分别含有哪些                             图片,自选其中之一并利用彩色黏土在白纸上制作
            营养物质记录成表格,然后用所买食材为家人做一                              生殖系统平面模型,制作完成后在纸上标出各结构
            顿营养均衡的饭菜,在饭前向家人介绍本餐含有哪                              名称并展示;三层作业——问题探究,教师布置问
            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最后                             题:“有哪些生物繁衍后代的方式十分奇特?一定要
            拍照记录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雌性和雄性共同参与生殖才能产生后代吗?”要求学
                (二)作业层次分明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生课后查阅资料、观察探究,将探究结果汇总成表并
                 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设置分层作业,让不同学生                           分享。
            按需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但不论什么样的学生,教                                (三)作业减量保质辅以积极评价为抓手
            师对他提出的发展要求都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分                                  为合理把控作业的“质”和“量”,生物学教师应
            层活动分为学生分层和作业分层。对学生分层时,教                             积极同其他科目教师交流合作,发挥学校科组集体
            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给予公正积极的反馈,学生                              备课的作用,准确把握作业时间,做好跨学科融合。
            的分层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可利用动态分层表,记录                             在设计书面作业时,教师只需针对课标重要概念和
            学生层次变化,以此鼓励学生向更高层级进步。另                              书本里的重难点设计习题,多设置选择题,有选择地
            外,对学生的层次评级应隐形,不可向班级公开。                              设计简答题,摒弃冗杂老旧的习题,同时以课堂为主
                 作业分层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类,在形式设                           阵地,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习题。
            计上秉持“主食+配菜”的方式,一方面通过“主食”                                书面性作业评价方式应摒弃传统的打分模式,
            帮助学生完成对教学主干知识的学习,如考试型作                              仅评出“优秀、合格”两类,对优秀作业,要公布在光
            业、记忆型作业、归纳型作业等;另一方面通过“配                             荣榜上并在课前表扬,鼓舞和激励学生,在班级内塑
            菜”赋予学生更广阔的作业选择空间,如探究型作                              造认真做作业的良好班风。非书面性作业的评价则
                                        [5]
            业、制作型作业、调查型作业等 。必做题分为:一层                            以生物核心素养的四维度为标准,制订差异性要求,
            (巩固型),设置目的为巩固知识,初步培养核心素                             对应分层评价。此外,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活动以学
            养,难度较低;二层(拓展型),设置目的为拓宽学生                            生为主体,因此初中生物作业评价的权利也要从教
            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难                             师下放到学生手中,评价形式从教师单一评价转变
            度适中。选做题为:三层(挑战型),设置目的为发散                            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二元评价。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思维,注重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难度较高。                             为了避免以偏概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记录学生
                 例如,以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人的生                           在多次作业中的表现,组合成学生(下转第 109 页)
                                                   表1 “动物细胞”作业评价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生命观念              态度责任              学生自评
                                       合格:所制作模型没
                                                         合格:说明细胞是生 合格:认同细胞学说 合格:自己能够完成
                     合格:说出动物细胞 有结构上的残缺,可
                                                         物体结构和基本单位 是 17 世纪自然科学三 作业并有所收获,但
                     的基本结构             视为简略的动物细胞
                                                         的原因               大发现之一             仍需进步
                                       模型
             评价标准                      优秀:所制作模型具
                                                                           优秀:赞同并立志向 优秀:自己不仅能较
                     优秀:识别动物细胞 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 优秀:简要阐述动物
                                                                           科 学 家 学 习 认 真 严 好地完成作业还能将
                     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 性,各细胞器比例正 细胞内各细胞结构的
                                                                           谨、不断奋进的科学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别并说出其异同点          确、颜色分明、造型美 功能和相互联系
                                                                           精神                生活
                                       观
              同学A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同学B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            …                 …                 …                 …                 …
              同学Z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合格/优秀
                                                            99
                                                      教师纵横     2024.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