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4-5期
P. 11
前沿视角
利益相关的赞助,如大学校友捐款、政府资助等。与 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完善创新创
此同时,采取校友俱乐部的路线,尝试把融资用于产 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完善创新
品验证实验、公共宣传、知识交流等。 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拓展融资途径;三是建立健全评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监控 价机制,实施有效监控;四是强化乡村振兴与创新创
一是建立评价体系。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讨 业教育的结合,通过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学生参与基
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在现有实践基础 层建设。
上,借鉴美国成熟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合我国
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二是确定评价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构建健全的评估系统,对创 [1]约瑟夫皮特 . 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
.
新创业教育,包括学生和创业项目进行宏观监督,或 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者委托社会中介公司,对学生的创业计划、创业公司 [2]弗莱克斯纳 . 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
的规模、类型以及对经济的贡献度进行评估。三是制 [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订评价指标。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认识创新创业评价 [3]李家华,卢旭东 .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
.
的意义,建构创新创业评价指标,采取数据驱动方 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
.
法,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平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4]朱永新,杨树斌 . 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
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挖掘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学 究,1999(8) .
生和项目等评价因素的信息,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 [5]Mwasalwiba 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价值,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有机结合。四是明确 review of its objectives,teaching methods,and impact
.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专业评价 indicators[J] Education + Training,2010(1) .
[6]李亚员,刘海滨,孔洁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机构,对创新创业实施环境、教育投入以及学生的创
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基于 4 个国家 8 所典型高
新创业能力、意识、精神进行评价,考察创新创业教
校的跨案例比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2) .
.
育在促进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采用创新创业教育价
值评价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实施量化考核,确 [7]Dainow 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entrepre⁃
.
保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结果客观公正、评价以分析 neur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repreneurship,1986(4) .
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加强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实 [8]Gorman G,Hanlon D,King W.Some research
现共赢发展 perspectives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erprise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manage⁃
.
良好平台和发展空间,而且为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 ment: a ten-year literature review[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1997(3) .
人才归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打下了基础。从根
[9]马永斌,柏喆 .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
本上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乡
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 .
村振兴,而是通过培养人服务乡村振兴。其一,高校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创新创业教育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
[10]Hägg G,Gabrielsson J. A systematic litera⁃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综合
ture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pedagogy in entrepreneur⁃
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培养复合型、高技术型人才,
.
ial education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其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
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2019(5) .
培养重地,理应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将人
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向乡村倾斜,通过创新
注: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高校
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以此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振兴。
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2022ZJY2987)。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中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责编 罗汝君)
系统进行比较,提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
统的构建路径,并取得初步成果:一是明确我国创新
9
教师纵横 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