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4-5期
P. 21

管理智慧







                   新课程方案背景下劳动课程建设探究




                                      莫东晓    1  黄姣华   2  蒙华少   3  何深馨    4  佘雅斌   5
                                                                              4
                                                   3
                                   2
            (1.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市青秀区东之宝幼儿园;.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幼儿园;
                                                5.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受到社会对“劳动”价值的
            认知偏向、传统劳动教育目标的异化、劳动课程支持体系不足和评价标准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存在
            重技能轻素养、项目设计单一、师资场地资源不足、目标达成度不高等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劳动素养”观、重
            塑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打造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形式,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课程支持体系,建立科学有效
            的管理与评价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劳动课程建设的问题,提升劳动课程实施的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方案;新课标;劳动课程;劳动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5EM-0019-05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                        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本文以广西 Y 市为个案,随机
                                            [1]
            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的教育 。2020 年 7 月,                       选取 17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研和访谈,了解 Y市的
            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劳动课程开设、实施和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全面提                              (一)劳动课程基本开足开齐,重技能轻素养现
                           [2]
            高学生劳动素养 。2022年 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象仍然存在
            和课程标准(2022 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将                           《新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范畴,
           “劳动课”独立设置。《新课程方案》对劳动教育赋予                             要求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均须开设劳动课程,同时,
            了新的内涵和要求,首次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劳                             《方案》明确规定劳动课程的课时,要求“劳动、综合
            动素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                         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 1 课时”,劳动周一般每学年
                                                                       [3]
            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劳动课程的核心素养即劳                            安排 1 次 。《新课程方案》颁布以来,大多数学校根
            动素养,劳动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                              据要求开设了劳动课程。据调研可知,所有学校均已
            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也有设置专门的劳动周。
            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劳动教育是以                             但从劳动课程的目标看,学校对劳动素养的认知仍
                                           [2]
            劳动实践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                             存在偏差,大多数学校仍然停留在“劳动课就是让学
            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生参加劳动活动的课”,开设的劳动课多以让学生参
            的观念和习惯的教育。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                              与洗衣、做饭等简单的日常生活劳动,关注的是学生
            重要途径,通过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                             是否实施劳动及是否习得劳动技能。劳动课程是实
            性劳动三大类劳动,设置 10 个任务群,各地区、各学                          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劳动不是课程的
            校因地制宜设计若干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让学生                              目的,劳动课程应是精心设计的、以劳动为手段对学
            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                            生进行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及
                                         [2]
            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                                    劳动价值观等劳动素养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劳动课程建设的现状                         学生的劳动素养应成为课程的核心。新课程方案从
                《新课程方案》出台后,各地纷纷开启劳动课程                           关注劳动转向关注劳动者,从关注劳动者的劳动技
            建设热潮。为了解《新课程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广西                             能转向关注劳动者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的训练和


                作者简介:莫东晓(1988— ),女,广西柳城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黄姣华(1980— ),女,湖南邵东人,副
            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蒙华少(1990— ),女,壮族,广西隆安人,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何深馨(1995— ),女,广西东兴
            人,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佘雅斌(1977— ),男,湖南邵东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19
                                                      教师纵横     2024.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