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4-5期
P. 54

课改论坛



            当今热门和主流,本研究内容对教师的备课和教学                              统文化”素养及综合能力,兼顾小升初的衔接性,力
            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参考性,力求改善学生的“中华                             求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发展
            文化失语”现状,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                             学生的思维品质,涵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使学生坚定
            能力。                                                 文化自信。其三,研究成果包括:一是基于学情调查
                 二、小学英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与学的现状                           和课例实践,研究出适用于主题课例的教学策略,提
                (一)教师层面。在《课标》中,文化知识是课程                          高课堂教学效能;二是基于教材,深挖文本,研究出
            六要素之一,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                             一套与主题课例配套的文化拓展资源包,丰富教学
            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这就需                              内容;三是基于实践活动,落实“双减”政策,设计出

            要教师更加深入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更好地                              一套与主题课例配套的特色作业(包括作业模板和
            落实《课标》中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然而在                             范例),并收集学生作品,整理成作品集;四是基于经
            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英语                              验反思,对各项活动进行回溯性研究,得出优秀课
            课进行有机融合,未深度挖掘语篇里关于中华传统                              例、案例分析、反思、论文等文本性经验总结。
            文化的价值内涵并用于教学,大多只是开展纯粹的                                  四、关键词解读
            英语教学。                                                   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课例”这一关键词,在
                (二)学生层面。学生“中华文化失语”现象普遍。                         外研版《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六年级教材中,
           “中华文化失语”这一概念由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提出,                             梳理出 13 节包含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课例。这些课
            表现为自信不足、对传统文化了解不透彻、不知道如                             例分别属于三大主题:节日、景物与我国传统艺术
            何解释和表达。表达能力薄弱,是中国文化缺失的重                            (见表1)。
            要表现。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时,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                                 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课例(以下简称主题课
            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                             例)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数量,情况如下:三年级教
            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是最重要的部                             材以日常口语为主,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较少;四
            分,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由此可见,落实立德                            年级教材以对话语篇为主,有简单的传统文化内容
            树人根本任务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必须                              的输入;而在五六年级教材中,课文多以语篇阅读为
            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主,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课例明显增多,且小学
                 三、研究目标                                         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演的能
                 其一,增强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融                           力,可以进一步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夯实
            合的意识,促使教师教研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提高课                             知识基础,为小升初做好准备,这是选定课题研究在
            堂教学的效能。其二,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中华传                             小学高年级开展的原因。
                                表1   中华传统文化课例梳理清单 (选自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六年级教材)

                 主题           年级                             课例                                文化内容
                 节日                    Module 4 Unit 2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
                Festivals     六上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
                              五上       Module 3 Unit 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  长城游记
                                       Module 6 Unit1 I went there last year.
                              五下       Module 6 Unit 2 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   新疆天池游记
                 景物                    Module 1 Unit1 It's more than twenty thousand kilometres long.
             Places of China                                                           长城、北京人口
                                       Module 1 Unit 2 It's in the west.(Activity 1)   西湖的地理位置
                              六上       Module 2 Unit 1 There's Chinese dancing.        唐人街简述
                                       Module 2 Unit 2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  黄山、长江、西湖、长城
                                       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上海、昆明、桂林
              中国传统艺术          五上       Module 9 Unit 2 I feel happy.(Activity 1)       川剧变脸中的脸谱变化
                Chinese       五下       Module 8 Unit 2 I made a kite.                  风筝的制作步骤
              Traditional Art  六上      Module 6 Unit 2 I've got a stamp from China.    筷子、风筝、中国邮票等物品
                              六下       Module 5 Unit 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but the phone rings.  吹奏唢呐
                                                            52
                                                      教师纵横     2024.5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