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4-5期
P. 89

理科研讨







               科学设计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实践探究




                                                          邓丽娟
                                                (崇左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摘   要:针对“双减”背景下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忽视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作业类型单一、沿用
           “题海战术”进行训练、严重影响“减负增效”目标实现的现象,教师应采取科学设计校本作业的策略:设计趣味
            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身性作业,提升学生数学
            素养;设计互动性作业,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5EM-0087-03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待数学作业就会敷衍了事,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将成
            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提高备                              为一句空话。
            课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二、科学设计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实现“减负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效                              增效”目标的策略
            果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必                                 为了实现初中数学“减负增效”教学目标,初中
            须要考量课程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为学生                              数学教师要制定有效措施,认真分析、深入领悟“双
            设计出与学情相符的作业,以达成激发学生学习热                              减”政策的精髓,科学设计课后作业,缓解学生的学
            情、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习压力。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题分析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
            问题。其一,不少初中数学教师还是沿用“题海战术”                            之前,要先了解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
            的传统方法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                              设计作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布置趣味
            产生逆反心理,使不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丧失                              性强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激发学生的
            热情。在课业压力下,不少学生只能机械性地完成作                             学习热情和减轻学生作业压力,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智
            业,无法进行学习方法创新,无法完成知识迁移。其                             能学习终端布置作业。在设计具体的作业内容时,教
            二,数学作业类型单一,严重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                             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建议进行内容调
            展,影响着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其三,不少教师为                             整,通过优化作业的办法消除学生对数学课后作业的
            了巩固上课时的重点内容,采用大量布置书面作业                              抵触情绪,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高效地完成作业。
            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2016 年审定)数学八年级
            异,导致不少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                             下册第 18 章“平行四边形”第 2 节“特殊的平行四边
            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而压力增大,产生应付作业                              形”一课时,教师设计校本作业时结合课程内容,立
            的现象,产生怕学、厌学、拒学的情绪。其四,部分教                            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布置一道很有趣味的
            师作业设计形式死板,只是将课本上或参考资料上                              作业:设计一个表面是矩形的钟表。教师借助智能学
            的作业内容照抄照搬,没有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                              习终端上传一个表面为圆形的钟表为学生提供设计
            的实际情况大胆创设符合自己学生学情的校本作                               参考,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矩形的宽为 20 厘米,时钟
            业,使所布置的作业枯燥乏味,重复类同。而重复类                             的中心在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上,数字2在矩形的顶点
            同的数学练习,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浪费了                             上,数字 3、6、9、12 标在所在边的中点上”的钟表。学
            学生的时间,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学                             生对这种很特别的形象感到奇怪,在兴趣的吸引下,
            生学习的热情和完成作业的质量。长此以往,学生对                             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展了自主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


               作者简介:邓丽娟(1995— ),女,广西贺州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学。
                                                            87
                                                      教师纵横     2024.5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