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4-6期
P. 123

文体综合



                 二、美术教学中传承壮族非遗手工文化面临的                           港市图书馆组织教师、学生、市民到贵港市港北区中
            现实困境                                                里乡东方尚贤非遗研学基地开展“探秘壮族油纸
                (一)传承意识不足                                       伞   传承多彩非遗”研学体验活动。活动中非遗传承
                 在职业教育美术教学中,传承壮族非遗手工文                           大师现场教学、互动,深入讲解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
            化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对贵                              知识,师生现场实践体验竹编工艺、油纸伞制作、扎
            港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调查可知,当前教育体系内对                              染等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艺术。通过此次活动,培养教
            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教学大纲和                              师对传承非遗手工民族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使教师
            课程设置中,壮族文化的内容往往被边缘化,缺乏系                             能够深入了解壮族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社
            统性和深度。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导致学生和教师                              会价值。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艺术
            对贵港本地壮族文化的认知有限,缺乏对其历史价                              的研究项目,如黄宇主持的课题“提质培优背景下融
            值和艺术魅力的深入理解,这直接影响了传承的积                              入壮族民歌的中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
            极性和效果。再加上当前社会大背景下我国民众对                              践”、杨华华主持的课题“荷文化融入中职幼儿保育
            壮族文化传承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对职业教育在文                              专业舞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谢端主持的课题“基
            化传承中作用的认识,使得相关教学活动难以获得                              于‘荷文化’构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群课程体
            必要的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 。                                      系的研究与实践”等,通过学术研究提升其专业水
                                     [3]
                (二)传承形式相对单一                                     平。此外,还可邀请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艺术的传承人
                 当前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美术教学中在传承壮                           进入校园,与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邀请
            族非遗手工文化时,形式上的单一性也是一个亟须                              贵港市群众艺术馆的艺术家到学校演出,艺术家穿
            解决的问题。现有教学活动往往局限于课堂讲授和                              上戏曲传统服饰登台亮相,介绍每位戏曲教师扮演
            简单的技艺展示,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种教学模                             的角色、服装的搭配、表演的方式,以及台下负责演
            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壮族非遗手                              奏的戏曲教师及其使用的乐器、乐器的特点等,讲解
            工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内化。此外,教学内容往往停                             戏曲传统文化。这种面对面的传承方式,可以让教师
            留在表面,缺乏对壮族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和传播,                             直接从传承人那里学习到最原汁原味的壮族艺术,同
                                                   [4]
            使得学生难以体会到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同时,                             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与文化传承人直接对话的机会。这
            教学方法的陈旧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                              种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文化的
            利于学生将壮族非遗手工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                              活态传承,让壮族文化在新一代中得以延续。
            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                                            (二)多层次感知,加强美术实践教学
                (三)传承资源保护不力                                         美术赏析评述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创
                 传承资源保护不力是职业教育美术教学中传承                           造力和想象力。在进行赏析教学时,教师要打破单一
            壮族非遗手工文化面临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困境。                              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利用多种渠道、多层次引导
            壮族文化中的壮族织锦、银饰工艺、油纸伞制作等都                             学生主动探索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魅力,激发其学
            正在面临失传的风险。这些极具特色的传统手艺对                              习兴趣   [6]。
            于非遗当地人而言,几乎未曾听说过。与此同时,这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
            些技艺的传承人数量日益减少,且多数年事已高,缺                             微课视频或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
            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政策支持。而今随着时间的推                              相关视频,展示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故事并体现其
            进,很多相关的文化遗址、传统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                             内涵,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欣赏感受,增强学生在美术
            产也都面临保护不足的困境,深受自然侵蚀和人为                              教学中的能动性。在将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融入美术
            破坏的双重威胁 。另外,对于贵港而言,非遗手工文                            课堂时,教师除了可以展示介绍壮族非遗手工文化
                           [5]
            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手段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难以                             的实物作品,还可以播放与壮族非遗手工制作的相
            有效在课堂中进行充分展示,导致文化资源的保存和                             关录像。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广西壮族故事
            传承效率低下。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壮族非遗手工                            《百鸟衣》视频,既能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又能让学
            文化的传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生从中感受壮乡人民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激发学
                 三、美术教学中传承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优化                           生对壮族文化的浓厚兴趣。
            策略                                                      其次,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壮族非遗手工传承艺
                (一)加强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艺术师资培养,                            人走进课堂,进行简单的壮族非遗手工油纸伞制作,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并对油纸伞的制作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壮族非
                 在职业教育美术教学领域,教师的专业素养对                           遗手工的美有更真实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壮族
            于传承和弘扬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至关重要。为提高                              非遗手工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壮
            教师对民族非遗手工文化传承意识和专业素养,贵                              族非遗手工文化相关专题讲座等活动,如让学生在
                                                            121
                                                      教师纵横     2024.6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