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2024-6期
P. 124
文体综合
课前进行壮族非遗手工文化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动, 工制作体验与展示等多种活动,为师生提供一个展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参与并接受壮族 示和体验壮族文化的舞台,感受壮族文化的艺术魅
非遗手工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民族博物馆、民 力,增强对这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
间艺术家工作室、壮族非遗手工传承人讲习所等地 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上,学校可以巧妙地将壮族非遗
参观,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租借一些广西各地 手工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中。在校园
的壮族工艺伞,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观察和感受广西 的公共区域设置以壮族非遗手工文化为主题图案和
壮族工艺伞的骨架工艺、图案色彩和制作工序等。教 符号,这样的环境布置不仅美化了校园,也为学生提
师让学生欣赏和接触广西壮族工艺伞文化的实物作 供了一个沉浸式的文化学习空间,让他们在不经意
品,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为他们讲解这些作品所处的 间接触壮族非遗手工文化,从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时期和背景,学生在观察和领悟后,可以和教师、同 自然地吸收和传承这一文化。通过这些多元化的传
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分享心得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的 承策略,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不仅能成为壮族非遗
民族自豪感。 手工文化的活跃基地,还能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发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挥影响力,成为连接学校与社区、学生与壮族居民的
美术教学不应是刻板的,而应是灵活的。采用多 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方式单一、模式僵化的 总之,美术教学在传承贵港壮族非遗手工文化
弊病,既是美术教学提效增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壮族 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遵循一定的原则和
[7]
非遗手工文化融入艺术教学的追求 。在职业教育的 采取有效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将壮族非遗手工文化
美术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法老化、教学模式陈旧等 融入美术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
制约壮族非遗手工文化教学价值有效发挥的问题。 部分。这不仅有助于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传承与发
因此,有必要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让壮 展,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宝
族非遗手工文化与中职美术教学实现实质性融合。 贵的资源。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职业教育的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需 要 创 新 教 学 方 法 。第 一 ,可 采 用 项 目 式 学 习 [1]江萍萍 .广西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在人物整体
(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 造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丝网印刷,2023(19) .
.
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体验壮族非遗手工文化艺 [2]韦飞欧,韦飞英 . 壮族哭嫁歌的传承困境与
术。可以根据当地特殊的时间节点,以“三月三”这一 破解[J]大众文艺,2020(9) .
.
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为背景开展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3]柯立峰 .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
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寻、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增 统文化的策略探析:以建新镇儒林文化为例[J]创新
.
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这对推动壮族非 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8) .
遗手工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曹启海 .传承文化,共创未来:浅析初中美术
学生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熟悉非遗手工的历 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问题及策略[J]天津教育,
.
史和文化意义,并创作相关的艺术作品。借助这种方 2020(22) .
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 [5]沈汶 . 基于资源 链化课程 趣态教学 传
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第二,利用现代信 承文化:地方文化遗产在中职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
息技术,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高科 运用[J]中国文艺家,2020(1) .
.
技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些技术,学 [6]潘美君 .传承文化,共创未来:初中美术教学
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魅力, 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问题及策略研究[J]环球慈善,
.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鼓励学生参与 2022(4) .
[8]
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到壮族文化传承基地研学等活 [7]孙俊琦 .传承文化,感受魅力:浅谈民间美术
.
动,亲手制作壮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如扎染、竹编艺 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世纪之星(高中
术、油纸伞等,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 版),2022(4) .
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传承壮族非遗手工文化, [8]简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
.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精神内涵。 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6) .
(四)学校要加强宣传保护,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肩负培养未来 注: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课
社会公民文化素养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贵港市职 题“美术教学传承蓝衣壮族文化艺术策略研究——
业教育中心应当积极作为,将壮族非遗手工文化的 以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2023043)研究成果。
宣传和保护工作提升至战略层面,将其深度融入校 (责编 苏 林)
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精心策划壮族非遗手
122
教师纵横 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