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4-6期
P. 13
前沿视角
族地区基层传媒人才比较匮乏的现状。此外,现阶段 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可以增强学生建设相对落后的
民族院校传媒教育存在一定的重技能轻文化素养、 民族地区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民族院校传
重专业轻文化基础、文化通识教育相对薄弱、文化自 媒专业的学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未来才能在民族
信培育内容民族特色不够鲜明、培育方法单一、没有 地区讲好民族故事、传播好民族声音、塑造好民族形
亲和力等问题,导致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视不够, 象,实现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及团结稳定,对铸牢中华
不能唤起学生文化自觉,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文化 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民族院校传媒人才文 三、民族院校传媒人才文化自信培育的核心
化自信培育还比较薄弱的问题。 内容
二、民族院校传媒人才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 “文化自信从内容上不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
意义 化,还包含了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
国内15所民族院校传媒专业承担着为民族地区 秀文化。” 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中
[5]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传媒人才的历史重任。坚定学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是
生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地区传媒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院校
任务,民族院校传媒教育应该承担起民族地区传媒 传媒人才文化自信培育的核心内容。准确把握中华
人才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使命。 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开展文化自信培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面梳理,并对培育内容进行
从培养人才的质量而言,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有针对性的挖掘、选取和凝练,才能更好将中华民族
融入民族院校的传媒教育中,形成民族地区独具特 优秀文化融入传媒专业教育中,为学生提供精神养
色的文化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民族院校传媒专业学 料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指引。
生的文化素养,奠定厚实的家国情怀,克服文化自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
卑心理。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民族院校传媒人才要 内容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自身民族文化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自信。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下,学生 分。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才能坚定投身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建设的信心,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坚定扎根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奋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含核心思想理念、中
斗的决心。 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这三方面内容。首先,核
(二)丰富学科发展内涵 心思想理念是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基本
从民族院校学科发展建设角度而言,民族院校 思想内容,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
包含了新闻传播、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 合、求大同 等。其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为人
[2]
相互融合的学科发展与建设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 处世时所遵循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如“天下兴
了便利及有力支撑。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丰富民族 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院校传媒教育学科建设路径,可以多方位挖掘传媒 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2]
专业各学科的文化内涵,为传媒教育增添厚重的文 等。最后,中华人文精神是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
化底蕴,丰富传媒教育各学科发展的内涵。 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反映,如“求同存异、
(三)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
从民族地区发展壮大角度而言,民族院校传媒 化思想 等。这三方面的内容所蕴含的独特理念、智
[2]
专业的学生是今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慧、气度,是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内容。民族院
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中坚 校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充盈学生文化自信的底
力量,是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力 气,使学生在面临多元文化冲击时能够做出正确的
量,是未来发挥媒体引领作用的先锋力量。加强民族 选择。
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让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文 (二)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红色基因
化中汲取养分,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11
教师纵横 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