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4-6期
P. 84

专题研究



            只在本校内部流传,难以被其他学校所知晓和借鉴。                             因此,如何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定教研主题和内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制约了整个地区                              容,提高教研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柳州市柳北
            教育质量的提升。                                            区教研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教研前和教研后的关注不够                                     二、“数字平台+微教研”模式的构建
                 许多学校教研前的准备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                               针对传统教研中的问题,柳州市柳北区小学语
            性。例如,学校没有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                             文教研结合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确定基于信息
            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而是让教师各自为政、各                             化技术手段构建平台体系、集成优质资源、发挥平台
            自准备。这种缺乏沟通和协作的教研准备,导致教师                             作用的教研思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形成“数字平
            无法在教研活动中形成有效的合力,难以共同解决                              台+微教研”模式,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围绕一个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在教研后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主题下的教学活动,将其分解成若干独立片段进行
            学校往往也只是简单地要求教师填写一份教研反馈                              研究和改进,体现“微集备+微教学+微评价”。
            表或者进行口头汇报,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有效的调                                 (一)教研可视可测:搭建“数字平台+”教研模式
            整。这种流于形式的、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反思与评                              架构
            价,使教师难以真正从教研活动中获得成长和提升。                                “数字平台+微教研”模式内涵为:围绕一个主
            例如,学校没有组织教师对教研过程中的问题进行                              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微集备”“微教学”“微评
            深入剖析,没有鼓励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价”三方面,对分解成若干独立片段的教学活动进
            也没有对教研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推广,导致教                              行研究和改进,形成关注教研前、中、后三个阶段的
            研工作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难以深入有效地推动                              教研架构(见图 1)。其中,“微集备”实现校内、校际
            教研工作。                                               的集体备课,体现“可视性和互动性”;“微教学”实
                (四)教研内容不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                               现教研的线上、线下教研互动,让集备转化成课堂
                 教研内容不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也是一个需要                           策略,实现教研的“可操作性”;“微评价”环节对教
            改进的地方。部分学校教研活动的主题不是基于教                              研进行质量检测,形成有效的教研资源,体现“可测
            师的实际需求设定的,而是由上级部门或教研组长                              性、促进性”。
            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要求确定的。这种教研内容的设                                  该教研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教研过
            定方式往往忽略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                              程可视化并具有延续性;同时,通过数据的呈现让教
            题和挑战。例如,一些教师可能在课堂管理、学生互                             研有评价、教研效果可测,从而实现区域集备的最大
            动、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存在困惑,而教研活动的内                             化、教研过程的可视化、教研结果的可测化。“微集
            容却与之脱节,没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脱                             备”利用“希沃信鸽”App 实现校内、校际的集体备
            离教师实际需求的教研模式,难以激发教师的参与                              课,校内外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案以批注的方式进
            热情,无法真正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行修改和完善,体现“可视性和互动性”;“微教学”通


                                     再学习                 再参与              再体验                         反思

                                  线下:校本教育            线下:团队集备             专家引领


             确定
                      微选点           理论学习                课例展示             现场改课          知行构建         实践+反思
             主题
                                                                         个人反思
                                  线上:区域资源            线上:区域集备
                                                                         同伴互助

                                      学习                  参与               体验                         反思


                                     微集备                         微教学                                 微评价


                                               图1 “数字平台+微教研”框架图
                                                            82
                                                      教师纵横     2024.6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