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2024-7期
P. 106
理科研讨
步的心态学习,没有掌握学习生物的科学方法,理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不仅要帮
性思维不够强,表现在分析与推理时思路不清,缺 助学生理解生物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了解知识产
乏逻辑性。 生的经过,以及科学家的探究经历、方法与思路,鼓
(五)不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励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更为
学习高中生物知识应坚持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准确的认知。也就是说,高中生物教师除了教授好课
的基本原则,树立全局观念,具备理性思维,有效进 本知识,还要适当引入一些课外资源,带领学生一起
行科学探究活动。但部分学生面对比较抽象的理论 发掘生物知识的生成背景,通过理性探索找到核心
知识或者生物实验时,并没有以客观事实为依托来 问题和支持性证据,使其有理有据地学习,培养他们
进行分析与推理,不善于思考问题,通常根据表象认 的理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
[2]
识得出模棱两可或者含糊不清的结论;部分学生在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为了全面介
解题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读题目、明确题意就开始列 绍该实验,教材将该部分内容分为两个小节。教师带
式和计算,思维不够严谨,盲目做题。 领学生全方位了解这一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思路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 与步骤等,明确前因后果,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生物学
路径 理论知识,感悟孟德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理性思
(一)创造自主思考机会,启发学生理性分析 维与严谨精神。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分享个人自主预
教师应主动将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转变 习的情况,简单介绍该实验的具体内容、涉及哪些环
为以“知识讲授为基本依托、融入科学思维培养、充 节、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等。其次,教师引出问题,即
分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的新教学观,借此培育学生 “孟德尔选择豌豆当作实验对象的原因是什么?该实
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可围绕所 验为何需耗费8年时间?孟德尔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
授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为学生创造大量自主 是什么?”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询材料,了解更
思考的机会,并提供充裕的时间与空间,启发他们自 多关于该实验的详细信息与细节。最后,教师组织学
主观察、理性分析、研究与验证,让学生尝试运用所 生深层次地思考,有机整合课堂内外资源,在小组内
[1]
学知识处理问题,推动理性思维的发展 。 分享见解并归纳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
例如,在进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部 断展开理性探索,学习到了孟德尔身上的探究意识、
分内容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以谈话进行导入:“人 质疑精神,从而培养严谨缜密的理性思维。
们通过研究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三)系统学习生物知识,塑造学生理性思维
发现染色体在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具有连续性与稳 系统地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是塑造学生理性思
定性,请猜测一下,染色体为什么能在遗传上发挥作 维的关键一环,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正式
用?”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自主思考,教师借机说 开始之前统筹规划好教学相关工作,明确各个环节
明“染色体中含有 DNA 与蛋白质,而且 DNA 十分稳 的任务及具体的教学流程,带领学生系统地学习生
定”。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遗传物质可能 物知识,使其科学有序地展开探索,从而有效塑造学
是 DNA、蛋白质,或者两者共同完成生物遗传”,并请 生的理性思维 。
[3]
学生用事实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DNA是遗传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为例。该单元主要学
物质,上述三种情况哪一种正确?”再次,教师提示学 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死亡等知识。通过初步
生可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单独观察 学习,教师了解到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细胞的繁殖与
DNA 的作用,课件中同步出示肺炎双球菌 R 和 S 型 分化,甚至对概念混淆不清。这时,高中生物教师可
示意图,简单介绍这两种菌对老鼠的致病性及四组 以组织学生分别围绕“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
实验结果,呈现问题:“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 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提示学生从概念、特点、意义
杀死的 S型细菌中,一定含有一种促使 R型细菌转化 和方式等多个方面展开学习,对比与分析发现增殖
成 S 型细菌的活性物质,它到底是什么?”最后,教师 和分化的区别,即“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分裂来增
引导学生探究“转化因子”,帮助学生通过理性分析 加数目,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分
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一种活细胞进行
(二)发掘知识生成背景,驱使学生理性探索 增殖时出现的后代,在功能、结构与形态等方面出现
104
教师纵横 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