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2024-7期
P. 109

理科研讨



            式的不足,更好地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培                             说,初中数学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充
            优补差、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                             分利用初中生普遍争强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组织
            能在课后服务中获得个性发展及能力提升。                                 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比赛活动,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
                 二、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设计研究类实践活动                           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数学知识,并在参与比赛的过程
                 传统的初中数学家庭作业多为各种练习题,目                           中获得学习能力、探究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的是通过刷题的方式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数                              通常情况下,适合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后服务的特色
            学公式、数学概念等。而“双减”政策在倡导减轻学生                            类比赛活动有数学建模、数学迷宫、数学谜题、数学
            校外培训和作业负担的同时,还倡导推动学生思维                              拼图、数学实验等,教师可根据课后服务课堂的需
            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综                             要,灵活选用。
            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领悟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以增强学生能                             “三角形”中与“三角形内角和”有关内容时,受课堂
            力与素质为目标,尽可能丰富课后服务形式,为学生                             时间有限等因素影响,教师在课上只能从理论上告
            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同时可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                              知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于是,部分学生
            长远发展要求,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研究实践类活动,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内角和”的数值从
            为学生提供运用教材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                               何而来,只能将其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记忆。这时,
            会,使学生在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节奏相对松散的课后服务,用更加灵
            的过程中,获得合作意识的强化及学以致用能力、创                             活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数据的
            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来源。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后服务课堂中,可
           “四边形”中“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相关内容                              巧妙利用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好奇心,组织名
            时,该章节内容属于相对抽象的几何类知识,对学生                             为“探秘神奇的 180 度”的比赛活动。首先,教师引导
            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想让学生对教材内                             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其次,小组成员通过实验验证
            容有全面、细致、精准的把握,仅仅依靠单个学生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最后,实验富有新意、数
            能力和努力是不够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在课后服务                              据测量精准的小组均为获胜队伍,而表现最优异的
            中,积极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平台,使他们都能在                             队伍获评“最佳实验队伍”,所有组员可免除一次数
            小组中就“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在概念和证                            学作业。
            明方面的异同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借助思维的碰撞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数学课
            及经验的分享,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印象,并通过合作                             后服务实践教学,迎合了学生爱比拼、好胜心强的特
            探究的方式亲自制作相关模型,以便对数学知识的                              点。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验证型实验的形
            来源及规律有清晰的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抽                             式,在实验材料方面精挑细选,在团队合作中积极表
            象、相似度很高的知识以直观、明确的形式区分开                              现,科学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这一结论,
            来,并且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优势,从而增强学生的合                             收获了满满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数学课程学习的
            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自信心,真正达到了减负增效、寓教于乐的课后服务
                 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生在教师组织的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效果。
            类课后服务中,借助团队的力量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四、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服务能力
            能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巨大以及协作学习的乐趣,有                                  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后服务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
            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提升以及实操能力的增强。                               引导者,他们是否真正领悟“双减”政策理念,是否具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特色类比赛活动                           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课后服务指导经验和专
                 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初中数学课后                           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课后服务课堂的有效开展。因
            服务的原动力,也是高质量践行“双减”政策理念的                             此,学校应全面了解教师素质与课后服务质量之间
            前提条件。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兴                              的对应关系,主动为数学教师提供培训、观摩、集体
            趣,将学生兴趣作为策划课后服务方案的入手点,让                             教研等机会,使教师在学习、参观借鉴中不断提高教
            学生都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而长久地投入课后服                              学水平,获得专业成长,从而在厚积薄发中为学生组
                                                  [2]
            务活动中,为课后服务效率提升提供保障 。具体来                             织出更符合他们发展需要及健康成长的课后服务
                                                            107
                                                      教师纵横     2024.7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