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4-7期
P. 112

理科研讨



            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与运用数学的基本                             线的距离定为50厘米。
            思想与方法去解决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比如培养                                  任务一:确定L和a的值。
            学生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方法等。通过这样的                                (1)当秤盘不放重物,秤砣在零刻线时,杆秤平
            方式训练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                               衡,请列出关于L,的方程。
                                                                                a
            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2)当秤盘放入质量为 1000 克的重物,秤砣从
            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                              零刻线移至末刻线时,杆秤平衡,请列出关于 L,a
            科学素养。                                               的方程。
                (三)创新性突出                                           (3)根据(1)和(2)所列方程,求出L和a的值。
                “综合与实践”试题题型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                               任务二:确定刻线的位置。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题目与传统的数学考题                                 (4)根据任务一,求y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
            比较,情境和形式都比较新颖,有时还会结合不同的                                (5)从零刻线开始,每隔 100 克在秤杆上找到对
            学科知识来构建背景和问题。而且,这类题型的解题                             应刻线,请写出相邻刻线间的距离。
                                                                                               [2]
            方法和策略也会具有多样性,它主要是想鼓励学生                                            秤纽
            运用发散思维,寻找不同的解题路径,激发学生的求
                                                                                 a
            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l{       y {
            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学习                                                零                   末
            中考“综合与实践”试题的命题方式,结合不同的学                                               刻                   刻
                                                                                  线       秤砣          线
            科知识来构建背景和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重物
            极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秤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杆秤示意图
                 二、分析了解“综合与实践”试题内容考查重点,
                                                                   (二)试题设计考查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确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分析了解考题考查的内容重点,关注学生
                                                                    这道题以实际问题情境为背景,结合物理学中
            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的杠杆原理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通过解决这个问
                 2023年南宁市中考数学“综合与实践”试题以实
                                                                题,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还可以锻
            际问题情境为背景,结合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进行
                                                                炼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综合与实
            数学建模和求解。这道题主要考查的重点是一次函
                                                                践的要求与目标。通过对考题的分析发现,该考题这
            数的应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内容还涉及杠
                                                                样设置考查内容的重点,其目标如下。
            杆原理。这是一道建立在基本物理学原理上的数学
                                                                    1. 通过考查基本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
            问题,命题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试题内容及任务设置如下。
                【提出问题】有言道:“杆秤一头称起人间生计,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重点是一次函数的应
            一头称起天地良心。”某兴趣小组将利用物理学中的                             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涉及杠杆原理。这是一道
            杠杆原理制作简易杆秤。小组先设计方案,然后动                              建立在基本物理学原理之上的数学问题,学生需要
            手制作,再结合实际进行调试,要求学生完成下列方                             了解杠杆原理中各个部分的定义和作用,如秤盘、秤
            案设计中的任务。                                            砣、秤杆等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力的作用关系。
                【知识背景】如图 1 所示,称重物时,移动秤砣可                        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和函数解析式,
            使杆秤平衡,根据杠杆原理推导得出:(m +m)·L=                          再运用函数进一步解决确定刻线位置的问题,考查
                                                  0
            M·(a+y),其中秤盘质量 m 克,重物质量 m 克,秤砣                      了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该题目还考查了数学建
                                    0
            质量 M 克,秤纽与秤盘的水平距离为 L 厘米,秤纽与                         模的基本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是数学问题中用来解
            零刻线的水平距离为 a厘米,秤砣与零刻线的水平距                            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利
            离为y厘米。                                              用已知的物理原理和条件,建立方程来描述杆秤平
                【方案设计】目标:设计简易杆秤。设定 m =10,                       衡的情况。通过设定各个参数的值,并根据杠杆原理
                                                     0
            M=50,最大可称重物质量为 1000 克,零刻线与末刻                        推导出相关的方程式,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110
                                                      教师纵横     2024.7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