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2024-7期
P. 81

文科教学
                                                                                                  文科教学







                                          “三新”背景下


            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赖春苗
                                                  (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


                 摘   要:在“三新”背景下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转变思维方式
            和教学方式,通过基于问题导向、设计活动任务、创造和谐环境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满
            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三新;语文课堂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7EM-0079-03

                “三新”是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它们在实                          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乡村生活的特点、乡土文化的传
            际教学中凸显“教—学—考—评”的一致性,强调学                             承以及城乡关系的变化等主题,激发学生对《乡土中
            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发                              国》一书的好奇,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建立起对书中
            展,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本文研究“三                            内容的兴趣与联系。其次,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序
                                             [1]
            新”背景下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以期激                             言、目录、写作背景、目的、基本内容与文脉结构,让
            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                              学生圈点、勾画或旁批,借助思维导图归纳整本书内
            心素养。                                                容,进一步把握核心概念、材料、推理等要素。再次,
                 一、基于问题导向,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进一步结合课程内容,聚焦重点和难点,创设情
                 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学                          境、设置问题,将知识问题化,把问题情境化,提出针
            生的参与程度。为了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                             对性问题,如“‘乡土本色’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以采取问题导向教学策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文                             “‘差序格局’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
            课堂,即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礼治秩序’?”“为什么乡土问题对中国社会和经济
            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点燃学生的学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
            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
            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需                             题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答案,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
            要明确的是,在构建问题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分享观点和看法,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学生对自己
            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这三个方面加以考量。问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展开深入化、条理
            题的内容应基于新教材,不能脱离教材的文本设置;                             化、有效化总结和反思,通过小组分享和全班交流的
            问题的设置应符合新高考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分                              形式,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应用应体现对学                                  当然,问题导向式教学不是“灌输式”地以教
            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设置                             师讲解为主,而是以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为主线,以
            问题时,教师还应从整体出发,以高效为先、效率为                             问题为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
            重,确保学生课课专注,堂堂做主。                                    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
                 例如,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                         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
            师应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运用问题导向                              合分析能力。另外,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
            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活动                             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阅读进度,及时给
            的有效性。首先,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文本,引                             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作者简介:赖春苗(1985— ),女,广西河池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79
                                                      教师纵横     2024.7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