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2024-8期
P. 109
理科研讨
行复习,使他们通过真实问题的处理过程加深对知 案,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自获得结论,借助实验
识的记忆。引入真实情境增大了复习课的容量,创新 教学的优势,提升了综合能力。
了复习教学的载体,能够把核心知识聚焦起来,为学 (四)关注学生的模型认知,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复习旧知识的 模型认知是一种利用模型来认识事物或通过构
热情与动力,使复习的效果更佳。 建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涉及对事物的特性、行为
(三)借助实验教学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等进行明确描述,并基于这些描述进行认知。模型认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 知不仅属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地位,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往往离不开实 分,还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与关
验的辅助与支持。实验不仅适用于讲授新课的教学, 键途径。认知和理解化学模型的构建能够强化学生
同样适用于复习课的教学。在化学复习课中增设实 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认知水平的提升。在高三
验课,可以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为此,高三 化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整理与记
化学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可以借助实验教学 忆基础理论知识,还应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提炼与归
的优势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指导 纳化学定律,据此建立化学模型,让学生实现高效复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动口交流,切实感受 习,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模型内化成个人认
化学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其创新能力、 知图式,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
[5]
探索能力等均得到提升 。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年级“探究
[4]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高中化学一年级必修第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以
册“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的过程中,当复习到“研究 下的复习内容:当以原料四氧化三铁制取氯化铁晶
过氧化钠的漂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演示
体(FeCl ·6H O)与绿矾(FeSO ·7H O)时,请学生结
3 2 4 2
以下实验。当过氧化钠同水完全反应以后,往溶液中
合所学知识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画出相应的流
加入适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就会发现无色酚酞先变
程图,明确标出各个步骤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所需条
成红色,再褪色,从而引出问题:变红的原因是因为
件,并将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
有碱性物质的生成,那么褪色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
写下来,如果是离子反应就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出问题后,首先,鼓励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大胆提出猜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
想。例如,(1)可能因为氢氧化钠的生成导致褪色;(2)
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得出的结果如图1所示。
可能因为有氧气生成导致褪色;(3)可能因为中间产
假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只设计出制
物过氧化氢致使褪色。其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取氯化铁晶体与绿矾晶体两种物质的流程图(即图 1
先合作制定好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实
的左边的氯化铁晶体与右边的绿矾晶体两个流程)
验程序是:第一,让学生分别提取浓度是 1mol/L 与
就结束这节复习课,学生能够掌握的仅仅是制取方
1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都加入适量的酚酞试
程与注意事项,学习的深度明显不够;如果教师引领
液,观察出现变化的情况;第二,分
别把过氧化氢与氧气添加到含有 Fe O 4 氧化物 Fe O 4
3
3
适量酚酞试液的红色的氢氧化钠 过滤 稀HCl 稀酸 溶出 过滤 稀H SO
溶液里面,观察出现的变化情况; 2 4
Fe +Fe 2+ 盐(低价或高价) Fe +Fe 2+
3
3
第三,往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以后的
H O 氧化剂或还原剂 过滤 过量铁粉
溶液里面加入适量的氧化锰,出现 2 2 氧化
3+
气泡以后,使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 Fe +溶液 低价或高价盐 或还 Fe 2+
原
行检验。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 HCl 气流中 (无氧) 低温蒸发、
蒸发 过滤
氢氧化钠溶液较浓并在过氧化氢 过滤 晶体 冷却结晶
蒸发
共同作用下就会导致褪色。这一节
Fecl ·6H O晶体 FeSO ·7H O晶体
4
2
3
2
复习课,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大胆提
出猜想,然后合作制定好实验方 图1 制取氯化铁晶体与绿矾晶体两种物质的流程图
107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