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4-8期
P. 12

前沿视角




            the girl,she felt it important to do something to help  制定框架,整合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围绕所选资源,
            her . She was wondering how to help the girl when an  通过思维导图等各种形式,整合写作素材,形成写作
            idea flashed into her mind. 教师要鼓励学生整理应用             模板框架,并围绕框架进行实际写作。收集写作反
            文模板,强化首段训练,有效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                             馈,反哺课程教学。针对学生写作过程,借助线上问
            比如,把应用文写作和结合读后续写训练序列化,                              卷、线上互动等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写作
            限时训练,切实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之前积累的                              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写作收获、问题,结合线下
            语言,训练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把假                             教学,开展针对性教育、专题训练等活动,发挥读写
            期社会实践与课本“Project”部分结合,布置项目式                         融合在学生英语整体学习方面的教育引导价值。课
            写作任务,把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做到学                              后进行学生读写融合个性化练习,通过延伸练习、个
            以致用。                                                性化补充的方法,针对学生学习薄弱项,进行针对性
                (五)读后续写系列化                                      练习,以此逐步解决学生读写融合中的个性化问题,
                 读后续写是一种新型的高考题目,它将阅读和                           实现学生英语读写共同发展。站在学生限时写作角
            写作进行结合,是一种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题                              度,打造“读—梳—划—谋—列—写”的读后续写专
            型。在考试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相比旧高考题型,要                             题训练。
            求学生多阅读一篇文章,多写一篇文章,对学生的挑                                (六)评价训练反思化
            战是很大的,组织专项训练是帮助学生突破题型难                                  无反思,不提高。如果写作仅限于“写作—批改
            点的重要方法。                                             —发放”,那么写作过程是不完整的,学生的训练有
                 站在学生的角度,读后续写的难点突破在于以                           效度是无法实现最大化的。教师不仅要制定基于不
            下四点:读懂原文,厘清文脉,编得合理,写得正确。                            同的“写”的内容的评价体系,而且要加强评价后的
            针对突破点,教师要精选文章,根据体裁和题材进行                             反思,让学生在后续的反思和复写中真正提高。比
            分类,如校园生活类、体育运动类、险境求生类、高尚                            如,基于错题本中词汇和短语的“写”,不仅限于形,
            品行类、挑战自我类等。通过话题进行系列化训练,                             还要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挖掘同义词、近形词、特
            帮助学生归类积累,才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随手                              殊用法等。又如基于句子的“写”,要反思如何在正确
            拈来。                                                 的基础上润色,写出高级句型。对段落和完整篇文章
                 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要从读写融合视角出发,                          的“写”,要落实“写作—批改—点评—反思—复写”
            基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要求,开展高中英语                             的训练模式,提高训练的效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写
            读写融合教学的专项训练流程。课前教师提供前期                              作水平。
            延伸资料,提供读写语料。围绕课堂教学主旨,教师                                 总之,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研究,
            可通过学习任务单等各种形式,在课前为学生提供                              总结提炼,结合学情,有效施教,帮助学生提高读
            延伸资料(如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文本阅读、典型词汇                             写能力。
            与相关句型学习、已学过的读写融合方法回顾、类似
            写作文本经验的提取等),进行资源共享,形成拓展                                                参考文献
            资料库,以便其他同学可基于自身情况进行相关资                                 [1]罗俊娥 .基于单元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多模
            料的精准检索与阅读,从而发挥集体力量,促进个体                             态词汇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24(5)             .
                                                                                 .
            发展。课中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读写融合能力。                                [2]林达 .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不足及改进策
            教师应通过更多元的教育、引导,利用学生的主动参                             略[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1)           .
                                                                     .
            与、主动探究,结合教师的适时引导、适度教学,优化                               [3]孙晶 . 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J]家
                                                                                                           .
            教学设计,吸引学生阅读兴趣。依据学生个性化学习                             长,2024(2) .
            要求与期望,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通过文本剖析的
            形式,结合线上工具,利用视频、微课等方法,进行阅                                注: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广西
            读文本解读,培养学生阅读思维,锻炼学生阅读技                              高考综合改革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
            巧,以此让学生在主动阅读、科学阅读中提升主动写                             写融合教学策略研究”(2021ZJY1819)研究成果。
            作、主动学习的意愿,指导学生科学的写作方法,以                                                            (责编     李绍华)
            此强化学生写作基础,夯实学生写作能力。鼓励学生
                                                            10
                                                      教师纵横     2024.8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