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24-8期
P. 49
管理智慧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双师”团队建设探究
黄文灵 陆慧娟 张 玲
(南宁商贸学校)
摘 要:基于中职“1+X”证书制度实施与“双师型”教师不相匹配问题,从学校及教师层面分析原因,探索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策略:通过引入外校企高水平示范带头人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构建校企双向
交流机制;围绕“三教改革”完善中职教师培训制度,构建高素质的中职教师队伍;以“双师”素质为基准建立教
师标准体系,鼓励教师团队以研究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效果;以“双师”素质为核心,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激发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工作热情,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1+X;“双师型”教师;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8EM-0047-0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行教学、专业技术研究及服务社会的新时代职业教
提高计划(2021—2025 年)的通知》指出,要突出“双 师 [3-4] 。
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 依据国家“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基本标准及评定
[1]
合,重点支撑“1+X”证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 标准,融合“1+X”证书制度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理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 念,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双师型”教师必须
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服务‘1+X’证书制度试点需 是校企互聘互兼混编队伍,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
要”。教育部于 2022 年 10 月颁发关于职业教育“双师 法应用提升为重点。“1+X”证书制度注重与企业的新
型”的教师试行标准文件,文件中明确“双师型”教师 技术、新方法、新规范、新流程的实时互动,强调实际
除了具备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还要善于研究运用 教育科研成果和企业科学技术的转化,这就需要教
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职业教 师具备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研究和反思的
育教学质量。中职教育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 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满足“1+X”证书对人才
所,优秀的教师队伍质量是保障“1+X”证书制度落实 培养的高要求。
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职“1+ 要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实施技艺
X”证书制度下师资发展瓶颈,把“双师”素质作为核 大师标杆引领,考核认定首席技师、首席教授,引领
心,落实激励机制和权益保障,确保“1+X”证书制度 教师发展,就必须配置“固定岗+流动岗”机制,完善
实施顺利,促进中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校本培训、企业锻炼”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落实“双
一、“双师型”教师概述 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统筹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服务,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 完善教师入企开展技术服务、入企兼职等管理机制,
制”提出的一个创新性概念,教育部于 2022 年 10 月 让教师在企业兼职,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颁发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的教师试行标准文件, 二、中职“1+X”证书制度师资发展瓶颈
文件中明确“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理论及实践教学 “1+X”证书制度是由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
能力,还要善于研究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会采用先 门批准的培训机构组织考核,对申请试点职业院校
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中职 的学生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对考核合格的
[2]
学校“双师型”教师提炼为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及师德 学生颁发专项“X”证书。学生通过参加“1+X”证书培
素养,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紧 训考核,最终获得相应等级技能水平的“X”证书。该
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与时俱进,积极进 证书是对接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而开设的技能等
作者简介:黄文灵(1969— ),女,广西南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德育;陆慧娟(1994- ),女,壮族,广西百
色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张 玲(1995- ),女,广西玉林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47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