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2024-8期
P. 50
管理智慧
级考核证明,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多样 职学校存在的差距,可通过引进和培养等多种途径,
化及创新发展的高度融合。因此,推行“1+X”证书改 加强对老教师能力的提升及新教师引进的培养规
革不但能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能 划;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教学—开发—科研”三位一
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1+X”证书 体的密切协作关系,依据个性化教师的需求实施精
制度的组织管理者(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 细规划培训;激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品牌企业实践
和教学能力,能熟练进行实践操作技能教学,即具备 及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更多教师获取专业职业资格
“双师型”教师素养。通过对“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 证,使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结构更为科学合
校的发展调查及研究分析,中职学校师资发展普遍 理,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
存在师资结构优化欠缺、师资培养低效、师资保障不 高的专业教师团队。
足、师资内动力不足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束缚着优 (一)更新教师发展理念
质师资建设和发展。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是引领创新教
(一)师资结构欠优化 育教学模式改革,并且贯穿团队建设及管理全程。因
目前大多数普通中职学校都有建设高质量师资 此,团队应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导向
队伍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缺乏经费,难以引进高质量 的理念,这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1+X”
人才,加上企业无切实利益,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 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如何发展高素质的“双师型”
高,校企合作基本流于形式。教师走进企业难以真正 教师队伍,使教师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职业素养,
学习到实践技能,企业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也不太愿 成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热点 。教育部已经把
[5]
意走进中职学校教学。因此,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列为中职学校考核评估的重
无法得到较好落实。 点指标,各中职学校也已经把“双师”素质提升作为
(二)师资培训低效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重点,组织教师积极学习“双师
中职学校还比较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个 型”教师的内涵标准及“1+X”相应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性化教师的策略和举措,对需求各异的教师缺乏个 标准,构建教师个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架构,组织
性化培训。有活力、积极性高的年轻教师难有机会得 团队认真研讨,融会贯通“1+X”教学实践全过程,使
到培训提高,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却疲于应对培训。 教师团队深刻领会一名“双师”应具备既担任教师又
学校层面对教师薪酬分配制度的激励机制也存在不 担任考评员、培训师、技能鉴定师等多元化角色,只
足。因此,师资培训效果不理想。 有这样才能满足中职教育教学多元化的教学需求。
(三)师资保障不足 (二)成立“专家大师”工作室
“1+X”证书制度,培训考核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精 依据职业院校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定义内涵,
力和时间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同时,管理学生训练和 “以德树人为本,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由
考核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学校没有配 专兼职教师和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构成的知识
套资金及激励机制,很难保障教师在精神饱满的积 和技能互补教学团队,能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探究
极状态下展开“1+X”证书的培训考核工作。 ‘三教’改革,是一个能推动课堂革命的教学基层组
(四)师资内动力不足 织”。通过柔性引入外校高水平示范带头人作为“双
随着时代发展及领域专业技术的不断变革,要 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领军人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
求中职专业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专 为技能大师实施“传帮带”,由专家和大师负责组建
业新技术提升专业能力。中职学校大部分年轻教师 “专家大师”工作室,进行“混合型”教师团队的组建
在初期职业生涯专业发展及教学工作中感觉力不从 及优化;通过高水平示范带头人“传帮带”树标杆,对
心,而进入稳定发展期后又面临专业发展的困难。由 教师团队进行专业技术及专业前沿技术培训;通过
于“1+X”证书制度具体实施实际已经转化为企业和 企业技术能手及能工巧匠担任专业专任教师,以“师
专业教学团队管理,专业教师团队教学工作繁重且 徒”模式培养教学创新团队骨干教师,提升教师团队
压力大,导致专业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下降及产生职 综合实践能力;利用“校企”资源,针对性开展相应专
业倦怠心理。 业的“1+X”证书培训考核及教师个性化企业顶岗实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习,对教师团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细卓越培养,有
依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针对中 助于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相互协作。
48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