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4-8期
P. 55
课改论坛
课改论坛
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实践教学中的路径探究
韦艳美 1 李品和 2
2
(1.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摘 要: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物理世界高度逼真模拟的技术,正逐渐成为思政实践
教学中的创新工具,其通过构建逼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社会场景等,从而更
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理论知识。在思政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从构建虚拟实践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混合
式教学、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实现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思政实践;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8EM-0053-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以其 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也使得虚拟仿真技术在
独特的优势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为实践教学提供 培训、模拟和娱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
[1]
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特别是在思政实践教学中, 如,在飞行模拟中,飞行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交互练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 习飞行技巧,提高反应能力。
制,还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 (三)可重复性和安全性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用户可以多次重复进行虚拟仿真实验,以研究
思政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思想政 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同时,在某些危险或昂贵的真实
治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以提高学生 实验无法进行时,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安全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然而,传统的思政实 且经济的替代方案。
践教学往往受限于场地、资源和时间等因素,难以充 (四)多样性和灵活性
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而虚拟仿真技术则能构建 虚拟仿真技术能模拟多样的场景和情境,无论
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模拟实践, 是模拟城市交通流量、天气变化,还是模拟分子结
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探讨虚拟仿真 构、行星运动,虚拟仿真技术都能提供灵活的模拟环
技术在思政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意蕴、实践路径,分析 境。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
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能力等 需求和研究目标。
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实践教学中的价值
一、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意蕴
(一)沉浸式 (一)增强教学体验的真实性与直观性
虚拟仿真技术能创造出沉浸感。通过创建逼真 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实践教学中,通过构建高
的虚拟环境,用户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模拟的对象或 度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体验的真
过程。这种沉浸感主要来源于高度逼真的图形、声音 实性与直观性,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学习体
及可能的触感反馈,让用户能完全融入虚拟世界中, 验。一方面,虚拟仿真技术能模拟历史事件、社会场
仿佛置身真实环境中。 景等,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历史的发展和社会
[2]
(二)交互性 变迁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
用户可以与虚拟环境进行实时的互动,如操纵 解思政理论知识的背景和内涵,从而提升对知识的
虚拟对象、执行操作或改变参数。这种交互性不仅能 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虚拟仿真技术还可模拟各种
作者简介:韦艳美(1992—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品和(1989— ),男,瑶族,
广西贺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3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