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2024-8期
P. 65
课改论坛
规学习中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参加各 中职学校“三教”改革的有效手段
级各类比赛做好准备。 1.以“课、赛”促教,提升教师水平
“证”是证书,包括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 为了实现“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与“课、
书。将两者视为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前者代表学术 赛”改革的有机结合,笔者所任职学校将教师指导
成就,后者代表专业技能。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核心 技能大赛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其进行教学
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毕业后获得这两类证书,这不仅 化改造。学校将原本独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成
有助于就业,也有助于缓解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矛 课程项目,并将综合应用设计为学期项目。在中职
盾。因此,日常的专业课程应涵盖职业技能鉴定、资 第三、第四、第五学期阶段,学校增加了以“课程+学
格等级证书所需的关键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通 期”项目为核心的创新综合实践、技能大赛和职业
过考核并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类拓展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安排方
“升”是升学,高中有高考,中职有职教高考。职 式。这些拓展类课程将由“双师型”教师进行指导和
[3]
教高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经历了深刻的改 项目实施 。
革与发展的结果,职教高考制度的设立是一个具有 2.以“岗、课”促教,丰富教材内容
里程碑意义的举措。职教高考制度的设立,有助于推 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课程教学需求、技能比赛
动形成一个更加公平、全面的评价体系,以及多元化 项目、证书考核范围、职教高考五方面有效整合教学
的升学录取机制,缓解普通高考竞争激烈的状况,成 内容,创建助推学生深度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新
为升学的另一条“赛道”。 形态教材表现方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岗课赛证
“岗课赛证升”五要素中,“岗”代表着课程学习 升”融通新形态教材活化编撰的核心应是以“岗”位
的目标和标准,“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赛”是 技能训练为主、“课”程理论知识为辅,为建设实践教
[3]
课程教学成果的高水平展示平台,“证”是对学生课 学机制奠定基础 。
程学习成果的行业认可,“升”则是提升学历和专业 3.以“赛、升”促学,改革教法形式
技能的途径,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 积极打造“岗课赛证升”五位一体中职课堂,重
础(见图1)。 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果。第一,任务驱动
二、实行“岗课赛证升”综合育人模式的意义 法。所有的课堂活动围绕任务主线开展,教师是主导
(一)推行“岗课赛证升”育人模式,是满足市场 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以探索问题的方式获取
和社会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知识,具体环节包括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分组研讨、
在推进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的进程中,急需大 答疑、课堂小结、教师点评等。第二,项目式教学法。
量具备高技能和高质量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然而, 这种教学法通过实施完整项目而开展教学活动。具
目前我国劳动力整体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发 体步骤包括明确任务及分工、搜集信息、制定项目计
展的要求,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突出。 划、进行决策、实施、过程审查、结果评估等环节。第
因此,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变得尤 三,引赛场入课堂。教师可将大赛的标准与规范引入
为重要和紧迫。 日常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将比赛作为衡量学生专
(二)实行“岗课赛证升”综合育人模式,是推动 业技能、检验教学活动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
岗 课 赛 证 升
对接职业标准和工 通过对教学课堂的 将职业技能大赛的 将职业技能资格证 通过设立职教高考
作过程,吸收行业 改革,实施多种混 技能点要求细化, 书考核所需要的核 制度,中职、高职、
发展新知识、新技 合式教学方法,完 整 合 到 专 业 课 程 心知识、技能点融 应用型本科升学通
术、新方法,校企合 善课程教学评价体 中,注重学生动手 入 专 业 课 程 学 习 道已贯通,实现多
作共同开发专业教 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提升学生职业 元录取升学制度
材,充分体现岗位 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技能需求
图1 “岗课赛证升”关系图
63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