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4-8期
P. 66
课改论坛
[4]
段,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升 。 应直接对应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校内实践应利用
长期以来,中职课堂教学存在着与实际职业岗 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情境化的任务模拟教学,而校
位能力需求、技能大赛、实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 外实习则应安排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跟岗
核要点相脱节、升学指导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学生在 或顶岗,接触实际生产过程和技术标准,以强化学生
课堂上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氛围死板、学习效果不 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教学内容应不断
佳且重复性低、升学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 吸收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保持更新和完善。
须对教师队伍、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而实 (二)秉持实践导向,注重能力提升,全面推行
施“岗课赛证升”综合育人模式,正是推动“三教”改 课程改革
革的有效手段。 1. 彰显教育类型的独特优势,注重实践导向,提
(三)实施“岗课赛证升”五位一体综合育人模式, 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掌握技能、就业以及实现人生成就提供坚实的 职业学校的“三教”改革应凸显其教育特色,以
支撑和保障 “岗课赛证升”综合育人模式推动“三教”改革,落实
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学习,希望能够真正学会专 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为核心,课程设
业技能,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技能的学习需要大 计以工作流程为线索,遵循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
量的实践操作,包括实地观察学习、实践操作、顶岗 法,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践(见图 2)。学校与企业
实习和升学等。毕业后,他们需要适应企业岗位并留 合作,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和实
任,运用熟练的职业技能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从 践性 。
[5]
而让人生焕发光彩。这一切都需要“岗课赛证升”五 岗 课 赛 证 升
位一体综合育人模式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推动 落实
三、实施“岗课赛证升”综合育人模式的路径
(一)坚持产教结合,推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 教师 教材 教法
才培养计划 教学设计 内容选定
1.企业岗位需求调查 教学任务 新内容 任务导学
学校发展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发展 教学探究 交流探究
教学交流 新形态 归纳提升
保持同步,依据地方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需求,不断地
教学评价 反馈巩固
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改善。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
企业和行业真实职位的具体任务需求为基础,利用 根本 基础 根本
证书认证和各类竞赛作为平台,整合和优化教育资 图2 “岗课赛证升”综合育人模式与“三教”改革的关系
源,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学校将职业技能大赛的专业赛项规程和考核要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走出校门,面向市 点融入课程内容和体系中,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
场,开展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需要深入调查本地 试点,这意味着学校需要解构和重构职业技能等级
排名前 50 的企业,尤其是与学校开设专业对口的企 证书的内容,将其知识和技能要点转化为学生的能
业,详细掌握企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力和素养要求。同时,学校还可以探索实施证书替代
的具体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作为制定课程标准的依 课程制度,用资格考证课程、技能证书课程和企业认
据,以此推动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证课程替换传统课程。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企业实
2.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际生产项目,实施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在真实设备生
学校与企业密切协作,企业应当全面且全程参 产和真实环境实训中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这
与学校的育人过程,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制 种方式能够实现理实一体、德技双修,使学生在实践
定到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应提前和企业进行紧密合 中发展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共 在课程评价方面,以职业资格为标准进行分层进
同开发教学资源,如活页式教材、案例资源库和微课 阶的课程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分组研讨、答疑、课堂
视频时,应充分反映企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 小结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考试和岗位
教学方法应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工作过程教 实操考试相结合,将课堂考试和技能竞赛相衔接,以
学等模式,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训环节 证书体现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
64
教师纵横 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