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4-8期
P. 73

课改论坛



            艺术特点,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推动                             动的美术文化环境,让学生产生置身作者创作环境
            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深度感知到美术文化                              之中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古人托物寄情的创作方
            的魅力,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最终强化文化认同。                             式,感知王冕在创作中赞赏梅花的高洁品格,并理解
                 比如,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美术                          作者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用多
            的世界”第十课“地域的永恒魅力”,学生需要重点掌                            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徐渭创作的《墨葡萄图》,并用
            握的内容是,地域因素对建筑风格和美术流派产生                              语言方式描述徐渭当时所处的困苦处境。然后,美术
            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美术                             教师可指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自己所处徐渭当时
            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需要高中                             的生活环境,那么会赋予作品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呢?
            美术鉴赏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民                              通过仔细揣摩作品,并结合徐渭的人生经历,可总结
            族文化、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美术创造的影响,从而                             出《墨葡萄图》传递出徐渭的性格特点是愤世嫉俗、
            使得民居建筑也有了鲜明的地域特点,给建筑文化                              狂放洒脱,让人感觉其是一个怅然落魄的文人形象。
            融入了很多独特性的因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用图画、视频或语言等形式营
            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宗教建筑,如了解敦煌石窟,补充                             造的美术环境中,可让学生学会透过美术作品的意
            敦煌石窟的地域特点等相关内容,以及在我国及世                              象揣摩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与思想,使学生逐渐学会
            界佛教雕塑方面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在对民族古代                              领悟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帮助学生感知
            建筑鉴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一带一路”的不凡成                              美术文化的奇妙与博大,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文化
            就,了解敦煌文化的厚重与丰润、我国美术文化的神                             意识。
            奇与博大,理解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从而强化学生                                (三)组织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文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学实践表明,高中美术                             化认知
            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经典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                                  我国美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仅仅依靠理
            与补充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知识,可让学生对相关                              论讲解和口头说教,是难以让高中生深刻理解蕴含
            文化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力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在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及思想观念的。因此,高中
            在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升其文化认同                              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了解美术作品的同
            感,坚定其文化自信。                                          时,还应恰当地组织一些艺术实践操作活动,给予学
                (二)营造恰当的课堂艺术环境,以提升学生的                           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都能
            文化意识                                                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文化的精彩、
                 美术文化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形式,高                           趣味及创造性,并体会美术作品的深刻寓意,从而真
                                                                                                    [3]
            中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                              切感知美术作品的文化魅力及生活价值 。另外,高
            识,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以实现增强学生文                              中美术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各种
            化自信的教学目的。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的核                             信息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而深
            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文化理解、创新思维、审美态度、                             化对优秀美术文化的认知,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及文
            艺术表现及图像鉴赏上,其核心目标是推动学生在                              化自信程度。
            美术课程学习中受到美术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自                                  比如,在学习湘美版高中美术教材第三单元“美
            身学习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这就需要                             术的世界”第十一课“各异的风土人情”相关内容的
                                                [2]
            高中美术教师认识美术文化环境在培养学生文化意                              时候,需要学生鉴赏的是中国民间美术。各具特色的
            识中产生的巨大作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                              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地方风俗,而受到生
            性地营造恰当的美术艺术环境,引导学生发现与之                              活环境及阅历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对家乡之
            相关的个性化、情感性及人文性内涵,在了解美术文                             外的风俗习惯等知之甚少,这就使他们难以对类似
            化中获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自觉性,逐渐增强文化                              内容的美术文化产生精准而深刻的感受。因此,高中
            自信。                                                 美术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及文化自信培养需求,恰
                 比如,在学习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单                           当组织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借助实实在在的参与形
            元“美术的世界”第三课“托物寄情”的时候,教师就                            式,推动学生对美术文化产生深层次认知,从而强化
            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王冕创作的《墨梅图》,                             文化自信。例如,高中美术教师可以以典型的民间美
            并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相关创作背景,营造出生                              术“剪纸”为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剪纸
                                                            71
                                                      教师纵横     2024.8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