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2024-9期
P. 58

课改论坛







           “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例谈




                                                          罗雪莲
                                                 (来宾市忻城县民族中学)


                 摘   要:“少教多学”是一种把“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的教学理念。基于“双减”
            政策提出的教育要减负提质增效要求,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实践“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创设情境,为“多学”提供
            支持;问题驱动,为“多学”提供载体;设计学习任务单,为“多学”提供导向;立足高阶思维,为“多学”提供动力;
            实施多维度评价,为“多学”提供反馈。
                       “
                 关键词:少教多学”;初中语文;实践;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9EM-0056-03

                “少教多学”是指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                              情境一 :向别人进行挑衅时 ,你会怎么说这
            生“学”的时间。具体而言,“少教”即教师要启发性                            句话?

            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发展性地教,“多学”即学生                               情境二:当你做错事,被班主任叫过来,班主任
            要在教师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                              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
            习。新课改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                                 情境三:如果遇到喜欢的人,“你过来啊”又该如
            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                             何表达?
            习”“倡导少做题多读书”等 。相比以往的机械式灌                                以上情境创设既开放又容易操作,符合学生
                                     [1]
            输、死记硬背、反复训练的“重教轻学”,新课改背景                            的认知,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
            下,教师要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                            交流和表达的欲望,使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中提高
            心的教学”、把“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为                            朗读能力。

            中心的课堂”,积极践行“少教多学”理念,把学生培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真实而
            养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本文选取七年级语文                              复杂的情境,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案例,对“少教多学”理念进行实践探索。                               和参与意识、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产
                 一、创设情境,为“多学”提供支持                               生渴望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思维的
                 基于新课改提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                           意愿和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
            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                             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                             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终使其在思维的训练中习
                                                      [1]
            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从                           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提炼、概括、表达及其形式等维度创设情境,为                                二、问题驱动,为“多学”提供载体
            学生“多学”提供支持。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直接动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春》的朗读训练                          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知识的建构是学生依据
            要求“读出停连,把握情感基调,感知课文描绘的春                             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 ,照本宣科的
                                                                                                 [2]
            天图景,初步体会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针对                            教材式课堂常常是教学和讲授学生能学会或已学会
            指导学生朗读技巧之“语气”,笔者以“你过来啊!”为                           的知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师生交

            主题创设如下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相应的情境把握                              流、思维碰撞的课堂。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思
            语气。                                                 维意愿,就要设计开放的、感知的、交流的、表达的和

                作者简介:罗雪莲(1979— ),广西忻城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56
                                                      教师纵横     2024.9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