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24-9期
P. 59
课改论坛
思维碰撞的课堂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经 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成功地通过“最近发
[2]
验,整合学习内容,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展区”,最终能够独立达成学习目标 。
中,精心设计问题,以解决问题承载教学内容,以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
决问题的过程推进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真 时,笔者从文本整体的角度设计以下学习任务单。
实发生,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想 任务要求:任务 1,读出悬念伏笔之妙——找出
学、会学、好学。 文中的悬念伏笔,体会其作用;任务 2,读出情感细腻
例如,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一课的教学目标 之美——小说中有两个人物“我”和“小姑娘”,结合
是“引导学生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内容说说你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任务 3,读出科幻
笔者结合该文的写作背景资料,用以下问题驱动学 创意之奇——找出小说中你认为非常奇妙的科学创
生思考,为学生“多学”提供载体。 意,体会科幻作品想象力之神奇;任务 4,读出科幻与
问题一:文章主要写的是父亲,为何却以“台阶” 现实之通——结合内容谈谈这篇科幻小说所反映的
[3]
为题?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父亲”? 现实问题和生存困境 。
问题二:你喜欢文中的这位“父亲”吗?你能替 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阅读任
文中的“我”说几句安慰鼓励父亲的话吗? 务完成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问题三:文章结尾写道“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 时间约8分钟。
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 展示要求: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并展示本组
[3]
老了。”你如何理解这一结尾 。 完成的任务结果,时间不超过5分钟。要求汇报者表
问题抛出后,学生畅所欲言,思维活跃,学习欲 意清楚、声音洪亮、仪态大方;其他组学生认真倾听,
望被充分激发,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课堂教学中教 可质疑或补充。
师的“说”不如学生的“说”,学生说的过程就是学生 这样的任务单,任务指令具体明确,任务灵活。
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规范的学科语言表达自己 学生可自主选择、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中
的认知,这就是“有声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驱动 要充分发挥任务单这种“脚手架”的扶持作用,放手
下,笔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 让学生独立学习,在需要教师的帮助时,教师又能及
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让学生拥有发言权、争 时引导、点拨、补漏、纠错和评价,把学生的认知从一
论权,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此培养和发展
使学生在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训练批判性思维和创 学生的思维品质。
造性思维。 四、立足高阶思维,为“多学”提供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规范学生讨论、发言及展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形象是“传
示的要求及流程。如:发言的学生要声音洪亮、发言 道、授业、解惑”,有些教师认为传道就是传授知识,
结束后要讲“发言完毕”等;倾听的学生要安静,不能 因此课堂就是灌输知识,力求把所讲的一切都变得
讲话,认真听并做笔记,讲到精彩处给予掌声鼓励, 简单易懂、一目了然,且为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
如有不同意见时不可打断同学的发言,需等到同学 握,还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类似题的巩固训练。这样的
发言结束后再举手质疑;在小组讨论时要注意控制 教学,学生对知识是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抑制了学生
音量并做好记录等。 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导致学生高阶思维得不到
三、设计学习任务单,为“多学”提供导向 应有的锻炼。简言之,传统的课堂学生往往只是被动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在 地等待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加工后的结果,从
[2]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架” 。学习任务单就是教 而成为“装知识的容器”。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
师设计的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标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
的一种教学支架。教师通过分解复杂的学习内容,关 力。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 智能的突破口。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义
题和学习要求,把学生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面向全 务教育阶段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协同推
体、因材施教,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 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两者相互滋养、相互
57
教师纵横 2024.9